大明朝本不该亡,皆因此人放了努尔哈赤才造成亡国的悲剧

大明王朝本有“起死回生”之良机,但是谁荒废良机,而成为大明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末代皇帝是崇祯帝朱由检,最后自缢而亡,身后清朝人给他上谥“烈”,庙号思宗,这个谥号和庙号还算中肯。但是史学界有这样一个公认的观点:大明王朝不是亡于崇祯,而是亡于万历,这个万历就是指万历皇帝朱翊钧。

既然能被公认,那必定是有道理的。那么到底万历皇帝做了什么而被后世认为是大明王朝亡国之罪魁祸首呢?笔者借此文与读者朋友们探讨一二。

▲万历皇帝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

万历皇帝践祚之时年仅十岁,而她的母亲李氏本是穷困出身,只因家人无法糊口,李父无奈将女儿“送”进了当时还是裕王的朱载垕的府邸当婢女,谁知一次李氏打扫书房时,被前往书房读书的朱载垕看到,朱载垕见这位丫鬟相貌出众变临幸了李氏,也就是这次临幸,李氏怀上了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正因如此,李氏以及李氏家人身份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转变。

皇帝年幼,而且母亲又是贫民出身,在朝野里没有任何根基,找到一位有能力且真心实意辅佐皇帝之人便成了当务之急。

在经历了继位初期的些许政治风波后,万历皇帝及其母亲李氏,很快便确定了这位辅佐之人——张居正。

事实证明,他们母子没有信错人!

张居正不但身为帝师、首辅大臣,同时他也是明朝最著名的改革家,正是因为张居正实施的一些列改革措施,使得日渐凋零的大明王朝起死回生,创造了“万历中兴”的大好时局。

张居正不但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果,而且在国防建设方面也毫不含糊,当时张居正重用两员大将戍守边江,一位是被后人传送的爱国将领,抗倭英雄戚继光,戚继光主要是防御蒙古入侵;另一位就是镇守辽东,屡次平复、瓦解女真和蒙古造反的辽东总兵李成梁。

▲张居正

戚继光大家相对熟悉,戚继光的戚家军在东南扫清倭寇,为我国海防立下传世之功。

戚继光就是带着这些南方人来到北方来防御蒙古人侵袭,当时很多原本驻扎在此的北方将士认为南人身材矮小且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南人无法适应,从而轻蔑戚家军,认为他们根本无法留在这苦寒之地,不可能完成戍守边江的任务,但是戚继光及他的戚家军用实际行动给了那些讥笑自己的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一次列队训练中,大雨突降,原本的戍边战士军纪松懈,早已经“自动解散”躲雨去了,只有戚继光和军纪严明的戚家军依然伫立在大雨中,只要指挥官不下达解散的命令,任凭狂风暴雨也绝不后退,从此无人再敢轻视戚家军。

戚继光为人磊落,且精通兵法,是一员难得的儒将,张居正正是因此而决心重用之。

然而有才之人难免恃才傲物,这也是后张居正时代,戚继光落得悲惨寥寥之结局的主要原因。


▲戚继光

辽东总兵李成梁,提起“辽东总兵”这个官衔,朋友们应该还是很熟知的,从祖大寿再到吴三桂,各个为大明王朝戍守国土立下过汗马功劳,然而结局迥异,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然而这位李成梁可着实没让女真人占到半点便宜,甚至让这些让女真人吃尽了苦头。

李成梁深谙兵法,为人胆大心细,有勇有谋,更是冲动陷阵,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毫不含糊。

李成梁对付关外女真和蒙古部落的办法就是“枪打出头鸟”和合纵连横,对待发展强大的且有意造反的一律严打,对待有意投靠和依附的,采取互惠互利,各取所需的联合原则。

当时建州女真的总指挥王杲,聚集部众掠夺明朝边镇,李成梁决定出击王杲,万历二年,李成梁平定王杲并将其诛杀,同时这场战役还俘虏了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兄弟二人。

关键人物努尔哈赤出现了,既然已经被李成梁俘虏,他又是如何逃脱的呢?

清史上记载是因为李成梁妻子(妾)见努尔哈赤兄弟二人相貌不凡,便放了二人。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不靠谱,努尔哈赤兄弟乃是贼首王杲的外孙,这个身份必定是重犯,岂能让李成梁的一位爱妾就轻易放虎归山?所以说清史记载显然不合情理。

那么努尔哈赤兄弟究竟凭什么脱身?真正的原因就是努尔哈赤兄弟投靠了李成梁。

虽然此时王杲已亡,但是他的儿子阿台侥幸逃脱,李成梁正四处通缉他,而爱新觉罗家族正好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双方有了合作的基础,合作的条件就是,我放你回家,你帮我捉拿阿台。

果然,万历十一年,李成梁决定再次出兵攻打王杲儿子阿台,这次战役发生了很多大事件:

1.充当明军向导的是努尔哈赤之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这已经说明了努尔哈赤兄弟获俘被放之原因;

2.觉昌安和塔克世被当做阿台的女真军队而被被明军误杀,这也就有了后来的努尔哈赤“七大恨”之一的“父、祖无罪加诛”。

应该说,觉昌安父子之死确实很蹊跷,这个“误杀”确实疑点重重,本身将向导误认为敌人的可能性就很小,同时通过我们上述分析,觉昌安父子早已经投靠李成梁的明军,是不是这种“误判”的可能性又降低许多?

其实杀死他们父子是另有其人,虽说是另有其人,但是他李成梁也不是完全没有干系。也就是说,努尔哈赤为父、祖无罪加诛这一恨是真恨(有机会同读者朋友们一起分析一下“七大恨”之真假)。

问题已经很明确了,是谁杀他们父子?又和李成梁有什么干系呢?

▲李成梁

李成梁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贪污腐败,他利用在辽东的权势经常收受一些女真部落领袖贿赂,特别是一些有意依附明军势力之人,尼堪外兰就是其中之一。

尼堪外兰当时是建州女真苏可素浒河部图论城城主,尼堪外兰之所以要依附明军,其目的就是要统领建州女真,而觉昌安当时是建州女真指挥使,投靠了明军无非也是要立足建州,那么他们之间的矛盾不言而喻。所以尼堪外兰就在攻破阿台,利用觉昌安寻找孙女(阿台之妻)时,趁乱杀了觉昌安父子。

事后李成梁怕事情闹大而不好收场,并且确实是对不起觉昌安父子,于是允许了努尔哈赤承袭觉昌安父子遗留的人马以及建州指挥使的职位,并且赔偿了努尔哈赤一些兵马。

但杀父之仇,努尔哈赤岂能如此作罢。不久,努尔哈赤便利用父祖遗留和明军赔偿的兵马,讨伐尼堪外兰,最后尼堪外兰死于非命,此事才告一段落。

所以说正是因为尼堪外兰事件,给了努尔哈赤强大自己势力的机会。

努尔哈赤正是利用了从万历十一年到万历十六年这五、六年间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统一。

大明朝灭亡的“大坑”从此被“越挖越深”。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

而之后大明中央政府罢免李成梁这一“作为”更是给了努尔哈赤发展壮大的良机。

前文我们讲过,李成梁贪污腐败,生活上极其奢侈炫富,加之他在辽东地区“经营”多时,在辽东干了很多有违朝廷法度之事,例如杀死关外良民冒充少数民族叛乱之人,到朝廷邀功请赏,这类欺君罔上的大罪。

所以言官(明朝时专门发现官员劣迹并上疏弹劾的官员)便弹劾李成梁,经查实李成梁罪证属实,万历皇帝同意罢免李成梁辽东总兵之职,保留其伯爵爵位调回京城。

客观的说,万历皇帝罢免李成梁一点儿都不冤枉,确实罪有应得,但是要是仔细想一下李成梁在辽东的作用以及当时关外地区形势的特殊性,罢免李成梁真不是明智之举。

其实对待李成梁这样的人物,就得使用“棒子+桃子”这种软硬兼施的方法,其实当初张居正就是这么“使用”李成梁的。

可惜自从万历皇帝清算自己恩师起,也基本上否决了一切张居正时期的政策制度,哪怕这个政策制度对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有利,他也会不假思索的坚决否定之。

▲明末辽东形势图

张居正倾尽心血建立起来的强国之策,就这样被他给予厚望的“好学生”万历皇帝轻而易举的荒废掉了。其实这才是万历皇帝给大明王朝的灭亡“挖得最大的坑”!

事实证明,李成梁被罢免的十年(万历十九年到万历二十九年),明朝辽东军事废弛的一塌糊涂,而努尔哈赤正是利用这十年时间基本统一了东北女真(叶赫部尚未被统一),并且于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假意向明朝称臣,将自己的逐渐壮大阴萌在“合法”之下。

等到大明王朝发觉努尔哈赤的威胁,再度启用李成梁之时,努尔哈赤已经羽翼丰满,早已经错过了剿灭良机,李成梁无奈只好以守为攻,尽力保卫大明边疆,而李成梁能做到的,也就仅仅如此这般了。

可惜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成功改革家张居正,更为扼腕的乃是“世间再无张居正”!

大清崛起录系列第一回,每周五更新 | 历史堂团队作品 | 文:王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