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都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失败了,最终“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关于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向来有多种说法,比如马谡丢失街亭、刘禅太傻扶不起等,如果你细心的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诸葛亮北伐失败,从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就已经注定了。
夷陵之战后,刘备大败亏输,一路逃到白帝城,才召集诸葛亮、李严等人来到床前,这时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看我这个儿子,如他是当皇帝的料,你就辅佐他,如果你觉得他不行就自己当皇帝吧。”此言一出真把诸葛亮吓个半死,历史上哪有托孤托到这个份上的?
刘备临终前为何要对诸葛亮说这番话呢?其实他是试探诸葛亮。刘备本是个卖草鞋的,自己并没什么太大本事,就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创立起川蜀政权,而刘备最高的人格魅力就是谦让、仁义,而且善于观察别人的内心,所以托孤前他打算跟诸葛亮玩一次阴谋。
刘备死后,最担心的不是诸葛亮等人的前途,应是刘禅继位后能不能挑起这副重担,这肯定需要诸葛亮的辅佐,他托孤说出这番话,就是要看诸葛亮的反应,如果诸葛亮表现得诚惶诚恐,并誓死效忠,那还好说,如果诸葛亮流露出丝毫犹豫或是一口答应下来,接下来刘备就要做安排了,要不他直接除掉诸葛亮,要不他会安排个人制约诸葛亮。
刘备托孤说出来的话,是非常有艺术水平的,可算三国时期说话最高超的一段,就算诸葛亮有取代之心,这时我已经当众说出来了,你此时已经拒绝,如果以后再要有什么想法,在道义方面就站不住了,何况刘备把自己的基业让给外人,临死前还能得到个美名,你们看看,我刘备多么谦让啊,比当年陶谦三让徐州还要高一个档次吧。
诸葛亮也是聪明人,他自然知道刘备的想法,所以关键时刻当然要表明忠心,不然后果可能很严重,尽管刘备已经表示永远辅佐刘禅,但刘备还是没有完全放心的,他跟着安排了李严也为托孤重臣,就是想制约诸葛亮的权利,可惜后来被诸葛亮搞掉了。
刘备托孤时是在玩阴谋,他自认为这一招非常高明,可以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同时又得到诸葛亮这位股肱之臣的辅佐,或许应该可以完成自己复兴汉室的梦想,可他万万没料到,诸葛亮是尽心尽力了,可刘禅太过脓包,这个儿子不给力,结果导致诸葛亮五次北伐失败。
倘若诸葛亮北伐时,没有刘禅在后面傻乎乎的使绊子,诸葛亮成功的几率肯定会大大提高,这也是刘备万万没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