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打开朋友圈,各种“晒蓝天”的照片呈现“刷屏”之势,“晒蓝天”成为一种时尚行为。从自“APEC蓝”之后,“北京蓝”再次成为网络热点话题。那么,这么颜值爆表的蓝天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北京及华北地区近期空气质量较好与哪些气象因素有关?科普中国微平台独家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
“北京蓝”是怎么形成的?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指出,“北京蓝”是由不断东移南下的冷空气和高空低涡的共同作用形成的。高空冷涡会不断抛出多股冷空气,持续影响北京。使“北京蓝”出现最大功臣就是北风,而北风就是由冷涡带来的冷空气所形成的。北风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或扩散,另外,冷涡影响下也容易形成降水,这也就是最近几天每天一场雨的原因。降雨过后空气中PM2.5、PM10等细颗粒物随着雨水沉降到地面,大气更为纯净,使得空气分子对太阳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散射增强,所以蓝色更为明显。
“事实上,华北地区5、6月份一般不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大气污染。”马学款指出,华北地区夏季地面温度较高,不容易形成逆温层;同时,空气垂直对流活动明显,近地面污染物被带到高空,污染物可扩散的范围增大,更利于净化大气。
此外,除了雨水本身可以带走空气中的颗粒物,出现雷阵雨天气同样意味着强对流活动。“高低空的风与空气垂直活动共同作用下,污染物很容易被带走。这就是为什么郊区出现雷阵雨时,城区空气质量往往也会转好。”马学款说。
为什么“北京蓝”没有了?
马学款指出,目前冷涡的影响已经结束了,华北地区转受高压季的影响,因为没有冷空气的影响,而且地面的风力也不大,这种情况下,空气中污染物就会有一些聚集的效应,所以未来几天恐怕不会出现“北京蓝”了。
“北京蓝”是否只是惊鸿一瞥?
马学款说,目前来看,尽管在6月15日至16日冷空气将暂离北京,但未来7天,北京空气质量仍整体较好。“这也与夏季大气污染物排放较少有关。华北地区冬季因取暖等原因,煤炭能源消耗大,产生污染物较多;夏季电能消耗大,但很多发电厂并未设在北京周边,因而空气污染物较少。”马学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