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未来医师上线了!他是一个流动坐诊的人工智能医疗车

俗话说“小病不医,大病难治”,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很多人得了小病不吃药挨挨就过去了,殊不知就此埋下隐患。

加上很多诊所药房不仔细问诊就胡乱开药,一个小感冒拖一个多月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身处他乡的小出租屋里,简直生无可恋。

虽然许多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正在受到迅速发展的数字创新的影响,但医疗卫生领域仍反应慢几拍。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旧金山开设了一个以预约为基础的医疗诊所,并创新地使用人工智能来坐诊。

近日,根据 New Atlas 消息,美国西雅图的设计公司 Artefact Group 发布了一个全新的医疗保健系统,让人工智能坐诊,同时变得移动起来。

该系统集成了被动监控技术、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和自驾车诊所,将多种创新结合在一起,试图全面颠覆医疗概念。

作为全天候医疗监控的一部分,首先从家庭中的一系列主动测试和被动监测设备开始,从浴室、卫生间和医药柜等多个来源获取用户的健康数据。

这些数据的记录可以通过一套互联的设备,包括健康监测的可穿戴设备;保存病人健康记录的设备;病人在 App 中输入的自身健康数据。

然后,不断进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将监控该用户的健康数据并标记异常。在你需要的时候,一辆自动驾驶的迷你人工智能诊所可以导航上门问诊,如热成像,呼吸或心律分析等基础健康服务。

在这个流动诊所内,AI 可以为你提供健康诊断,甚至开一些提供常见的非处方药物,如抗生素或避孕药具等。

如果你的健康状况被标记为严重,目标系统会连接人类医生与患者进行可视通话,甚至将你直接运送到最近的医院急诊室。

设计师们表示,虽然现在这套系统还是一个概念性的存在,但是个人健康监测、人工智能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意味着它并非遥不可及,这套系统只是将这些创新部分进行了有效结合。

国内曾有创业公司做过此类医疗陪护业务,奈何我国医护人员本来就严重缺少,此举更是加速医疗资源不均衡分配,所以最终失败了。

人工智能的优点不用说大家也看得到,感冒咳嗽,发烧头痛,身体小的异常交给数字化工具有助于提高医治效率,有效分配社会医疗资源。

如果病人离诊所相当遥远,移动诊所可以上门服务,还能减少医护人员的负担。

虽然好处多多,但成本以及医疗主管单位的认可将是主要干扰因素,因为开发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本身并不便宜。

顺手算了算时间,如果这套系统研发成功并流行起来还得个十年二十年的,感觉自己不惑之年就会用上。嗯,也不算太晚,到时候,我的身体零件也到了出厂重置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