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指纹识别,签字为什么按指纹?

电视剧《于成龙》里有一剧情:于成龙买考卷,利用小计谋,在银票上留下了店小二的红手印,然后作为证据来比对。当时于成龙还说,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这个剧情是符合实际的。

其实,早宋代已用到指纹识别的知识了。如《洗冤录》里面就讲,宋慈提出指纹是唯一的,用来验证尸身是何人的。

可见,宋以前就有了,只不过宋慈总结经验让它理论化了。

早在秦汉时代,就盛行封泥制。当时的公私文书大都写在木简或木牍上,差发时用绳捆绑,在绳端或交叉处封以粘土,盖上印章或指纹,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种泥封指纹作为个人标识,表示真实和信义。重要的是可防止伪造,保密可靠切易行。

1959年,新疆米兰古城出土了一份唐代藏文文书--借粟契:长27.5厘米、宽20.5厘米,棕色、较粗的纸写成的,藏文为黑色,落款处按有4个红色指印。后来经过辨认,一致认为是指纹。这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印有指纹的契约文书。

那么,古代没有指纹识别器,是如何辨认的呢?

首先,古人十分重视诚信。他们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一旦按了手印,就是以天地为证,如果反悔是要遭天谴的。当然也有一些欺诈之徒,但那只是一小部分。因此,古人一旦画押了,基本没人会否认。

其次,古代没有指纹识别器,不代表没有能辨别指纹的人。大家还记得《核舟记》吧,讲的就是在核桃核上雕刻了一艘船以及其他事物。指纹的纹路和缝衣针一般粗,你以为古人看不出来吗?古人即使是签字画押,那更不用说了,还有字迹分析专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