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第一性原理这个词突然火了起来,虽然并非首创观点,但是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埃隆·马斯克,这位硅谷的创业狂人,除做了Paypal、特斯拉、SpaceX等,还新参与了一家公司做人工AI,而想的则是,既然担心AI干掉人类,何不自己成为AI。
去年在兰州跑马拉松的时候,西北民族大学的一个学生送了我一本书《硅谷钢铁侠》讲述的就是埃隆·马斯克的故事,而漫威人物的钢铁侠,一般也被认为原型正是马斯克,很多人把埃隆·马斯克被认为是乔布斯第二,一个想要改变世界的疯子,但我却感叹,一个人居然能够成功做成这么多的事,真的实属难度,而其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去分析学习。
关于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最常见举的例子,是关于埃隆马斯克做特斯拉,电动汽车,在当时很大一部分成本在于电池上,每千瓦时要耗费600美元,而多番研究后的结论是,价格无法降低。可埃隆·马斯克分析电池的所有制作材料后,发现成本差不多每千瓦时80美元,于是找到方向,用更聪明的方式去组装这些材料,就能大大降低电池的成本。
回到第一性原理的概念上,第一性原理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从头算,无需任何经验参数,只用少量基本数据(质子/中子、光速等)做量子计算,得出分子结构和物质的性质,很接近于反映宇宙本质的原理,称为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重点强调,追寻事物的本质,用少量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而不是我们常使用的类比思维。换句话说,就是牢记目标,以此为参照物前行,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
我之前在美团的时候,了解到兴哥常被称为C2C(Copy to China)的成功者,如校内-Facebook、饭否—Twitter、美团-Groupon,但很多产品,包括一些美国公司自己来华,最后都折戟沉沙,可见一个产品在美国好,不一定就在中国好,类比法常常无效,我们更多去需要探索成品成功的底层密码。
关于第一性原理,其实很早就有人开始使用,比如伽俐略的铁球实验,由于亚里士多德当年提出,两个球从同一高度丢下,重的会先落地,这个观点就被当成定律,而直到一千多年后的伽俐略出现,没有陷入惯性思维的误区,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是同时落地。当然我之前还看到有人去验证“温水煮青蛙”理论,当温度达到一定的时候,青蛙还是会跳出的。
在我看来,第一性原理的应用绝对不止在商业上、实验中,而是可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我自己喜欢看电影,常会碰到烂片,这个时候怎么办?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去思考,我应该离开走出电影院,因为我花的票钱,是想要买两个小时后愉悦时光,而不是去看一部烂片受罪。但是我们常常的做法是,由于已经买了票,就在电影院中心情烦躁的呆上两个小时。
还比如一些男女朋友,已经很清楚双方并不合适,但为什么会一直纠缠不清而不分手,因为都觉得已经投入够多,分手有些吃亏,最后导致,耗费更多的时间、情感和精力。
从着一点上看,第一性原理,有点类似经济学中的抛弃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由于人们并不是理性人,所以常常会由于已有的投入,想着放弃过于可惜,而继续做成错误的决定,进行更大的投入。
放弃存量,直指目标,这就是埃隆·马斯克分享的个人思考方式,可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
作者孙凌,连续创业者,资深校园市场专家,认证生涯规划师,每日分享所思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