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军赶到时,警戒组已经一死一伤!对越侦察作战战例选编

1985年9月5日,第7侦察大队3中队1段13号界地区遭遇战斗

1985年9月5日,第7侦察大队第3中队6人,在中越边境1段13号界地区勘察地形,选择设伏地点时,与渗入我1432高地地区的越军遭遇交火,激战25分钟,毙敌2名,伤敌不详,缴获苏式冲锋枪2支,手电筒13只。战斗中我牺牲2人(朱道泉、王勇)。

1段13号界地区,为我军防御间隙地段,该地区地形复杂,杂草丛生,隐蔽条件较好。当面越军经常以小股兵力渗入我境,进行侦察袭扰活动。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侦察大队领导决心首先查明该地区的敌情、地形、道路等情况,掌握敌人的活动规律。尔后、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手段打击敌人。

8月18日,侦察3中队中队长殷义水带领侦察组5人,在1353高地开设观察所,实施观察。同时,便衣深入附近的村寨进行调查、询问。掌握了越军小股兵力(通常为5—7人)经常渗入我境内活动的情况,当即决定在13号界附近地区,派出侦察组实施抵近观察,勘察地形、选择设伏地点、并制定了勘察方案,编成勘察组、警戒组。行动前进行了认真的准备,2次进行了图上方案研究,选定了勘察路线、停留观察点及活动区域,研究了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置方法。为隐蔽企图,侦察组化装成边民,所带武器分别隐蔽在背篓和背囊内,并挑选了2名精干的民兵担任向导。

9月5日6时,侦察组从大箐口出发,沿大箐口西侧小路,于7时40分到达1456高地北500米岔路口。在此短停休息期间,进一步明确任务并令警戒组排长朱道泉、战士王勇占领岔路口东侧70米处有利地形,担任侧后警戒、掩护。

8时05分,中队长殷义水、侦察参谋靳林柯、通信参谋陈淼、侦察连长于明芳在2名民兵的引导下,沿预定勘察路线边观察、边搜索前进。

8时45分,勘察组到达13号界位置,停留观察未发现异常情况。10分钟后,靳林柯原地继续观察,殷义水带陈淼、于明芳前出至约200米的突出部勘察选定了伏击地区,于9时20分返至13号界。

10时20分,因现地植被茂密,视界不良,为观察敌纵深阵地和地形,殷义水、靳林柯、陈淼、于明芳同2名民兵到达13号界西侧无名高地实地观察。

10时50分,勘察组回撤时突然听到警戒组方向两声单发射击声和随即而来的连续点射的枪声。殷义水发现警戒组朱道泉、王勇向岔路口东北凹地方向追击,靳林柯发现3名越军向1432高地南侧运动,即判明警戒组与敌交火,并迅速抢占了有利地形,以火力追击逃敌,同时迅速向1432高地西侧山谷搜索追击。

11时15分赶到现场时,发现朱道泉已牺牲,王勇左胸中弹昏迷。战友们立即组织抢救,王勇醒后说:“刚才有8、9个敌人摸过来了,我们开枪后几分钟敌人拖着2具尸体往回跑,我们追到这里……”。由于伤势过重,11时30分王勇牺牲。

打扫战场时,发现烈士遗体南侧50多米处有几滩血迹,并搜缴到敌逃跑时丢下的2支苏式冲锋枪、及13只手电筒。16时18分,战友们将烈士遗体背至大箐口运回。

1985年11月3日,第7侦察大队2中队爱头西南地区伏击捕俘战斗

1985年11月3日,第7侦察大队第2中队131人,在爱头西南地区组织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俘敌1名(押至我境后因失血过多死亡),毙敌19名,伤敌3名,摧毁敌营房3栋,我无一伤亡。

爱头位于我小坝子区江寨当面,距国境线1.5公里。爱头以北3公里为发隆,以南3.5公里为大丫口,分别驻有越军一个排(约20人)和一个公安屯(约120人)。997高地、发隆东南无名高地各驻有一个班的兵力,工事完备。爱头有越武装民兵30余人,其东侧无名高地为民兵哨所。大丫口公安屯之敌常沿路去发隆联络事宜、购买物品,每次1至8人不等且比较麻痹。针对这一情况,我侦察队决心在爱头地区选择有利地形、设伏捕捉俘虏。

爱头地区山高坡陡,坡度50—70度,高差1200余米。中越两国以大梁子河为界,大梁子河河宽约20米,水深1—1.4米,河谷植被茂密,其余地区植被稀疏。

为确实查明当面情况。侦察队于7月2日向小坝子、江寨派出侦察组。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培养了数名群众情报员并分别组织了16次国境线附近的观察,4次低近侦察。掌握了大丫口、发隆地区越军兵力部署、主要装备及爱头、空龙越武装民兵情况,特别是对大丫口至发隆运动之敌途经的路线、人数、武器携带、警惕程度等主要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

9月28日,侦察组化装成边民渗透进入爱头西南1117高地东北侧进行了潜伏观察和照相,查明了伏击地区地形。

根据爱头地区的敌情、地形,侦察队制定了伏击捕俘方案:参谋赵文富带14人组成伏击组,其中王忠良带9人组织设伏,捕捉运动之敌,赵文富带4人向大丫口方向警戒,负责左翼安全;副分队长王会显带8人组成掩护组,配置在1188高地,保障伏击组右翼安全;分队长薛登荣带军医刘英杰等6人组成救护组,配置在584高地相机进行战场救护,同时控制边民活动;参谋邓荣坚带10人组成接应组,配置在584高地东北侧隐蔽,随时准备前出接应。分队长李平春带炮兵小队、李勇带高机小队,携带100迫击炮3门、77式高机2挺,分别在1216高地北侧凹部、1341.5高地东北侧占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伏击组战斗;副队长陈晓孔带40人组成保障组,负责运送弹药和生活保障;侦察队长马振祥带10人组成指挥组,配置在1341.5高地。

根据作战方案,侦察队组织了13次模拟训练、6次沙盘推演,着重进行捕俘动作、伪装化装、负重越野、协同动作训练和特殊情况处置预案,并按方案演练了战斗全过程。

11月2日3时0分,出击分队从小坝子出发。

4时30分,指挥组在1341.5高地开设,高机、100迫击炮小队分别在1341.5高地东北侧、1216高地北侧凹部占领阵地。

5时30分,伏击组、掩护组、救护组、接应组到达487高地西南大梁子河底隐蔽待机。

17时30分,出击分队组织各组长现地明确渗透路线。

18时,出击分队按照掩护组、救护组、伏击组、接应组的顺序越过界河进入越境内。

11月3日1时40分,各组准确进入预定位置。伏击组发现原定捕俘区植被覆盖太差,遂决定北移70米并严密伪装。

4时30分,各组设伏完毕。

5时25分至10时10分,先后有28批125人、94头(匹)牛、马通过伏击区向爱头方向运动,其间有两批6名越军与20多名越民混杂一起,为避免伤及越民而将其放过。

10时10分,两名越军一前一后向伏击区运动,指挥组即令做好战斗准备、并将敌距伏击区的距离及时通报捕俘组。

10时16分,两名越军进入伏击区,王忠良立即按动“鬼子懵”开关,捕俘手同时跃出,两敌见此情况分别向前后不同方向奔逃。前敌跑出约15米后被捕俘手李军学使用微声冲锋枪击倒。李军学迅速上前将伤敌控制上铐并进行包扎。后敌回逃约40米时,左翼警戒组赵文富等4名同志集火将其击毙。此时200多米外的越南边民开始大声叫喊,越997高地哨兵开始鸣枪示警,空龙越武装民兵也闻风出动。指挥组令伏击组迅速打扫战场,立即押俘回撤。

10时20分,出击分队按伏击组、救护组、掩护组的顺序交替掩护后撤。

10时35分,指挥组发现空龙方向部分越军及武装民兵10余人向我伏击区追击。指挥组令高机和迫击炮分队以猛烈火力拦阻追击之敌。

10时45分,爱头越武装民兵20余人沿小路下山欲阻断我退路,我以高机火力猛烈射击压制,敌被迫停止追击,就地寻找掩蔽继续射击。

11时43分,发隆敌炮兵开始对我进行还击。

12时15分,敌爱头重机开始向我射击。

12时38分至14时,大丫口敌炮兵数次向我射击。

我境外各组在我炮火掩护下,迅速隐蔽回撤。于14时20分撤至境内时,伤俘因流血过多生命垂危,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11月4日13时10分,侦察队全员返回驻地。


本文作者 : 枪管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