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丨这是一个有故事的节气

(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夏至通常在6月21日或者22日到来。

何为夏至?

(图片来自网络)

“至者,极也”,在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而且越往北方白昼越长。

在这一天,首都北京的白天长达15个小时,而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白天甚至长达17个小时。过了这一天,太阳向南移动,白天也开始一天天变短了。

夏至没有三伏热?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平常经常能听到夏至不如三伏热,既然太阳在夏至这一天就到达了一年中最北的位置,那么为什么夏天最热的时候却是三伏天?

原因有二:一方面是虽然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在不考虑云层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表在这天吸收的热量最多。

但由于整个夏季中,地表在白天吸收的热量都大于在夜晚释放的热量,所以总的热量每天都在聚集。

我们平常感受的气温其实就是地表大气的温度,而这一温度在三伏天的时候才达到高峰,因此三伏天要比夏至这一天更热。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方面则是考虑云层的原因,七、八月份中国北方正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这时的天气多为晴朗少云,更有利于阳光的照射,因此这种情况下七八月份更热。

夏至做点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与其他节气一样,民间在过夏至这天时也会有独特的习俗。因为夏至时节正值收麦,所以古人有在这天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

《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的百姓在夏至祭神灵,希望能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同时,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

吃货注意:你得来碗面

(图片来自网络)

除此之外,江南地区还有在夏至这天用青菜、豆荚、豆腐、腊肉做夏至饼的习俗。

北方地区会在夏至这天吃面,并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尤其是山东地区,在这天一定要吃上一碗凉面。夏至吃面这一习俗应当源于农事的夏至收麦,古人食物讲求尝新,故此时吃面也有尝新之意。

冰块儿不是谁都有!

(图片来自网络)

夏至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古代朝廷会在夏至之后拿出冬天储藏好的冰块以“消夏避暑“,有时皇帝还会把冰块赏赐给大臣,但不是每个大臣都有资格得到皇帝赏赐的冰块。

据《左传·昭公四年》记载,周王会赏赐冰块给身边的人,但“食肉之禄,冰皆与焉”,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也没有资格在夏天获得赏赐的冰块。

家有储冰室更是古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山西省保有的明清时期的住宅群中,很多大户人家都有专门的储冰室,将前一年冬天的冰藏到第二年夏天使用。

(图片来自网络)

夏天的食物容易变质,普通百姓则没有财力建造储冰室,但是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做“井藏法”的储存食物方法。

即在井里放一个大瓮用来放置食物,或者用绳索吊着装有食物的篮子悬于井中。我们熟悉的三国演义中张飞家的猪肉便是用此法将猪肉储存在井中。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我们有了空调电扇,避暑已不是难事。但切忌吹空调过多而生病,吃冷饮也需适量以免着凉腹泻。

除此之外,夏天多汗,要经常补充水分。炎热的天气让人食欲下降,所以应多吃清淡易消化的水果、蔬菜等食物。

编辑:胡小雨

(作者:王维钧,历史学经济学科普作者,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