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对于文物艺术品的鉴定主要是凭鉴定家的直接观察进行的,是凭鉴定家的学识、经验、思考、推理,凭鉴定家的文化素养和历史知识,对器物做出鉴定结论。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文物的成分、原料、绝对年代等的认识,缺少科学依据,尤其是对历史遗存实物较少,以及没有文字记载的器物,在断代上具有较大的缺陷。并且在现今文物制假作假技术日益高超的时期,传统鉴定仅仅依靠人们的一双肉眼和鉴定家积累的知识来确保真伪是风险极大的。那么,除了传统鉴定方法之外,能不能借用有理有据的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进行检测和鉴定呢?至今为止,又有哪些现代科技手段已经用于文物的检测和鉴定呢?这里介绍几种目前常用的科技检测技术,为收藏爱好者提供文物鉴定的又一有效途径。
用于鉴定文物的现代科技检测方法可分为三类:
一是断代技术。包括:碳十四断代技术、热释光断代、古地磁学断代、电子自旋共振断代、铀系同位素断代、钾氢断代、裂变经迹断代、氨基酸消旋断代;不准确性因素及高。
二是结构分析技术。包括:热分析技术、脱玻化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数码摄影分析;科学性不高,准确性不高
三是成分分析技术,也称化学元素分析技术。包括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射线荧光分析、离子束分析、质谱和色谱及同位素分析、中子活化分析,这几样中化学元素分析是目前最可信的。
目前我国文物检测机构湖南中历文物检测鉴定中心就是采用这样化学元素分析方法,得到了广大收藏家的认可与赞同
文物的传统鉴定方法是前人在鉴定实践中宝贵经验的总结,是历代鉴定家的智慧结晶,还需谨慎。科技检测的立足点则在于重数据,有客观的科学依据。这两种鉴定方法同时使用无疑为文物真伪鉴定上了双保险,必然给文物艺术品收藏带来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