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铁拳砸向假带宽 玩猫腻的运营商不改则亡!

向来是“业界良心”的工信部又双叒叕出手了!就在昨天,工信部在其官网上发了一份针对所有运营商的“整治”通知。通知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宽带接入服务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篇就把所有与宽带相关的部门和企业都点了一遍名。

工信部铁拳出击

这份通知表示,为进一步规范宽带接入服务行为,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工信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宽带接入服务行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三大问题,分别是:业务宣传不规范问题、协议内容不完善问题以及宽带接入速率不达标问题。通知中称,专项整治时间为自即日起至2017年11月30日,共分为三个阶段。

概括总结一下工信部的《通知》,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值得关心的有两点:第一点,所有企业以后要明码标价,禁止误导用户;第二点,这次整改今年 11 月 30 日前要看到最终结果。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份通知最干货的部分。《通知》中“重点整治问题”部分直接曝光了了某些运营商所使用的营销“猫腻”:比把如光纤到楼宣传为光纤到户,独享宽带实为共享宽带等等。整治具体应该怎么做呢?《通知》内也明确要求运营商以后宣传上要做到“真实、准确、通俗易懂;实行明码标价,标示醒目,价目齐全,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也就是说,运营商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宽带是“共享”还是“独享”,服务协议上也必须以“显著的方式提醒用户注意“宽带上、下行速率”,“不得隐瞒或淡化限制条款”。

宽带藏猫腻

目前我国宽带业务大体上是四家基础宽带运营商在做,但是市面上还有许许多多鱼龙混杂的小宽带商,例如长城宽带、网博士、电信通等,网店遍布各个社区,广告宣传也是铺天盖地。不少消费者都发现,这些小宽带商的宽带业务宣传中不但价格便宜而且带宽超高,完爆各大运营商。但是当你成为他们的用户之后,才发现你的宽带在使用高峰期变得奇慢不比,还时不时掉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些二三级小宽带商也是从大运营商购买了宽带服务,再经过包装转手卖给消费者。既然是做代理,那就没有亏钱做买卖的道理。为了和大运营商竞争,他们就把本来给一栋楼甚至一个小区的带宽写在宣传册上。在整栋楼就几个用户使用时可能还算流畅,但是一到网络使用高峰期,一栋楼上的所有用户共同占用这些带宽,那么分到个人的份额就小的可怜,而且很不稳定。

相比这些二三级小宽带运营商,四大基础宽带运营商的服务要正规很多。尤其是电信和联通,这两家老牌宽带运营商更是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良好口碑。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不想为上网揪心,电信是唯一正确的宽带服务商选择。”例如在安徽省,借助于全光网络,安徽电信在“提速降费”、“宽带中国”、“三网融合”等领域达到中部地区领先地位。截至目前,安徽电信通过多次免费提速,宽带用户平均上网带宽达到48M;宽带单位带宽资费水平从6.16元/兆,下降至0.87元/兆,下降幅度达85%。这些举措都让消费者切实获得了优惠。

其实是否选择四大运营商宽带还是二三级运营商宽带并不重要,用户真正在意的是消费之后能够享受到什么样的网络。存在欺瞒消费者的“猫腻宽带”,才是这一次工信部真正警告的对象。

整治要彻底

“假宽带”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媒体曾多次报道假宽带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更有第三方权威机构揭露了我国宽带数字上的猫腻,消费者高价购买的带宽实际上严重缺斤少两,可为什么这种戏法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上演?行业监管部门恐有失职之嫌。

近年来,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和网络提速降费工程的持续推进,中国宽带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宽带接入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假宽带”现象的存在,越来越严重地侵害了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

此次工信部发布的《通知》,让我们广大消费者看到工信部重拳打击假宽带的决心,严肃整治宽带接入价格欺诈速率不达标等问题。通知的最后一部分表明,工信部要求这一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落实。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企业和责任人,可综合运用通报批评、公开曝光、年检和列入企业不良信用记录等行政措施,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我们相信,在工信部的主导下,在各大运营商的协同配合下,“假宽带”很快就会从我们的公共生活中清除出去。

而那些还在玩猫腻的运营商在年底前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改,要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