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村】拔火罐为什么能治病?

来源【世界村】新闻发布平台

拔火罐又叫打火罐、拔罐子等。这是我国民间一种最简便的外治法,用得非常普遍。如果有人受了风湿,发生腰酸腿痛,有时候拔个火罐,往往就能治好。

拔火罐用的罐子,一般都是专门制成的,有玻璃的、陶瓷的,也有竹子的,样子都是差不多,只是大小有些不同。如果家里没有这种特别的罐子,用口子比较大的杯子、小罐子,只要杯口比较光滑,没有破口就行。

拔的时候,根据要拔的部位,先让病人呆好位置,肌肉放松,不要移动,给拔的部位稍擦点水湿润一下,然后把纸团点着,放进罐子里,让它烧一会,当火在燃烧着的时候,立刻把罐子倒扣在要拔的部位上,罐里的火熄灭以后,罐子也就吸住了。一般拔10到20分钟,就可以起罐。病重或肉厚的部位拔的时间可以稍长些,病轻的或肉薄的部位时间可以短一些。如果病人感觉烧痛或过紧,也可以提早起罐。起的时候不要使劲拔,防止撕伤皮肤,只要一只手按住一边的皮肤,一只手拿住罐子向另一边歪一下,罐口和皮之间有一点小缝,空气跑进去,就起下来了。

拔火罐为什么能治好病呢?

这是因为皮肤和皮下组织里有好些很细的血管和神经末梢,拔火罐的时候,罐子的那股吸劲儿,能使被拔部位皮下的细血管扩大,引起充血,加快血液流动;血液流动快了,流来的多了,带来的养分也多,这就会使这个地方的抗病能力加强,病好的快一些。如果罐子的拔劲大,拔的时间长,还会使很多细血管胀破,血流到血管外面来,形成淤血现象。血跑出血管以后,很多血球就破坏了,产生另外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对身体的影响,也能起治病作用。另外,神经系统是人身体的指挥部,无论什么组织器官生了病,都跟它有关系。拔火罐以后,一部分神经末梢受到了刺激,再加上皮肤里血管扩张或出血也是个刺激,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反应,这些都可以改善和调整神经的功能,提高抵病抗邪、加强身体修复的能力,所以就能治好一些病。

拔火罐能治的病,根据经验证明,有这么几种:比如伤风感冒,着凉后胃痛、肚子痛、腰痛、腿痛、一般筋骨酸痛,落枕、以及头痛等,往往拔拔火罐,就能减轻一大半儿,有时候不再吃药扎针也就好了。对关节炎、神经痛、扭伤挫伤、长疖子发肿等,都可以在有病的部位拔火罐,效果也很好。

但是身体过于虚弱、枯瘦或者有皮肤病的人,都不适合拔火罐。年幼的小孩,过于瘦弱的老人,孕妇的肚子上和腰部,有肺痨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比较重的病人,也都不能拔火罐,免得造成危险。

拔火罐以后,如果拔过的地方起了很多大水泡,不要把它弄破露出嫩肉来,可以用针扎一个孔,放出里面的水,保持清洁,避免磨擦就行。如果表皮已经脱落流水,可以涂一些紫药水或擦些生肌玉红膏或消炎药膏,防止化脓。

作为世界上雉鸡类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拥有鸡形目鸟类60多种,但这其中大多数种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灰孔雀雉及其近亲海南孔雀雉是其中非常神秘,并且难得一见的种类。灰孔雀雉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德宏、西双版纳、思茅以及西藏东南部,主要栖息于海拔不超过1000米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中,是典型的热带林栖雉类。

雄性灰孔雀雉的背部、翅膀和尾羽上拥有如同孔雀一般的金属绿色、绿紫色眼状圆斑,雌性背部和尾羽虽然也有眼状斑,但稀少且黯淡。 雄性的灰孔雀雉也拥有类似孔雀的求偶行为,它们会蹲伏下来,将背部抬起,稍伸展双翅,并展开尾羽,朝向雌鸟,尽力展示它美丽的眼状斑。除了繁殖期,灰孔雀雉常单独或者松散的成对活动,并不集群,活动场所多为森林中灌木丛较密集的阴湿地面上。它们活动时胆怯而警觉,大多时间悄然无声。雄鸟相对雌鸟更加谨慎,发现危险时会一动不动地拟态,如同石块。在觅食时,如果受到惊扰,会迅速跳起并落下,有时会反复两三次,再作拟态观察周围的状况,感觉没有危险才继续活动。夜间时,灰孔雀雉会在树上栖宿过夜。

灰孔雀雉和海南孔雀的生活依赖热带雨林和季雨林。而近几十年里,由于海南省和云南省的橡胶、咖啡、香茅、茶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和木材的开发利用,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已经所剩无几,孔雀雉的分布区已经极为狭窄并且呈分散状态,不利于基因交流。近几年,德宏盈江在一些有灰孔雀雉的地区,开展了由村民带领的野生灰孔雀雉观鸟和拍摄项目的尝试,使这些地区村民从中收益。这些尝试或许可以成为这些濒危雉类得到保护的希望。


本文由(世界村·新闻发布平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