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体西用”?晚清如何发展近代教育?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携光绪西逃,大清朝野震动。清政府被迫实施“新政”,改革图强,教育是其中之一。

其实,早在明清之初,西方传教士就到中国游历和传教活动,给传统中国带来了西方社会发展情况,如利玛窦等。

不过,中国传统社会内部矛盾的激化和朝代的更迭,中西方文化教育交流又中断。

直到近代晚清,文化教育才近代化,历经洋务教育、维新教育和新政教育等三个实践阶段,都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学习西学从器物文化到制度文化的全过程。近代晚清的中国社会发展变迁,遇上“千年未有之变局”,思想上开始争鸣溢彩。

但是,随着对外军事失利,晚清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思潮汹涌激荡,对近代科学的企求也更为强烈,“求强”和“求富”一度成为时代主题,使传统社会制度下长期不待见的科学和工商等边缘薄弱领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传统文化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洋务教育。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重臣将兴办洋务教育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先后创办了同文馆,陆军和海军学堂等30多新式学堂,多是实施“方言”、教育,“武备”教育和科技教育的。

这些洋务学堂一般分为三类:外国语言文字学校;各种专门技术学校;军事技术学校。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西文”与“西艺”为主。

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一些学堂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福建电气学堂、天津电报学堂。

维新教育。受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严重刺激,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进行维新改革。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

在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新政教育。1901年,正在西安逃难的慈禧太后,颁布兴学诏书:命令各省和府及州县都兴办学堂:府设中学堂:县设小学堂。据当时学部统计:“1904 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 所:学生 92169人;1909 年学堂总数猛增为 52346 所:学生达156.027万人。

1904年,清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在教育的类型、阶段、内容上均有了重大改变,顺应了教育近代化的要求,为近代形式的学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按照1901年清末新政的要求,各地纷纷设立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