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有着特殊的意义。无论是古人笔下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是现代人唱出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皎洁的月光都是美好恋情的象征。如果有这样一种宝石,当你把它戴在身上,能从中看到那微微泛出的一道朦胧的月光,仿佛在传递着无限的爱意,想必你一定会深深地爱上它。这就是充满了神秘感的月光石。
象征爱情的“恋人之石”
传说在很久以前,一对年轻人相恋了,女方家人觉得小伙子家贫,门不当户不对,于是提出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故意为难对方。没想到小伙子一口答应了,并与姑娘暗中约定在月圆之夜到他们定情的悬崖边相见。然而,苦苦等待了整晚的姑娘始终未能等到心上人,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悲痛欲绝的姑娘最后跳下了悬崖,以身殉情。多年以后,人们在这处悬崖下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宝石,晶莹透亮的宝石中始终闪耀着皎洁的月光,大家认为这是那位殉情的姑娘留下的眼泪化成的,叫它“月光石”,也称它为“恋人之石”。在英文中,月光石的名称为“moonstone”,二者十分巧合地将其与月亮关联起来。
月光石被当作宝石由来已久,早在公元一百年左右就成为古罗马人的宝石,古罗马人认为它是凝固的月光,与月神有关,佩戴月光石能够化解恋人之间的不愉快。古印度人则认为,相恋的人若在月圆之夜将月光石含入口中,就能看到他们的未来。
现如今,在澳大利亚、墨西哥、马达加斯加、缅甸、挪威、波兰、印度、斯里兰卡、美国和亚美尼亚,都有月光石产出。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并不是月光石的产地,但在1969年,人类历史上第一艘登月宇宙飞船从这里起飞,成功到达月球,实现了人类踏上月球土地的伟大梦想,于是当地政府把月光石作为州石,以纪念这一伟大壮举。
和氏璧的真实面目
和氏璧,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最珍贵的玉器。然而它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已经几千年,或许它真的是被大火焚毁,抑或仍然隐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总之,我们已无法窥探到它的真面目。时至今日,仍有无数玉器爱好者对这件宝物充满了好奇。它究竟是什么玉石?我们还能不能再找到一块相似品呢?
历史上,对和氏璧外观的描述十分稀少。据说,唐代道士杜光庭见过和氏璧,他在《录异记》中描述由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玉玺的光学特征是:“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我国近代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对和氏璧的材质进行过探讨,他写道:“又有月光石一种,亦长石之类, 而以属于冰长石者为尤多,其内有无数平行结晶薄片,互相映像而放蓝白或珍珠光彩,又如秋月清辉,湛然莹洁,故名月光石。此亦惟一面为然,他面则随石之本色而异。假曰和氏璧即此,则其正面或适当放光之面,故色白,若侧视色碧,又殊不类。”章鸿钊的意思很明确,和氏璧有可能是月光石,从正面看是白色的,但从侧面观察,却不一定就是碧绿色,这一点又令人怀疑。
也有人对道士杜光庭的话持怀疑态度,认为他的描述不一定就是真实的,不足为信。
1998年第1期《中国宝玉石》杂志刊发了一篇文章,名为《揭开和璧隋珠之谜(上)——记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文章讲述了郝用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亲身实地考察求证和氏璧身世的过程。早在1984年,郝用威就根据他的研究成果写成了科研报告《和氏璧探源》,并断言: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该研究成果一经发布,就震惊了学术界,并得到地质、考古和宝石界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中国地质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权威文献《地质大辞典》中也明确指出:“我国战国时代一块很出名的璧玉——和氏璧,就是一块美丽的月光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这个观点。有学者指出,和氏璧的发现经过表明,它原来包在普通石头中,是所谓的“璞”;也就是说,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它是块美丽的璧玉,只是剖开之后,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与月光石的特点不太符合。如此一来,原本即将被解开的和氏璧身世之谜又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神秘莫测的“月光效应”
严格来说,月光石应该叫月长石更恰当一些,因为它是长石矿物的一种,化学式为 (Na,K)[AlSi3O8]。不过,月长石这个名称明显不如月光石更讨喜,所以在宝石界,大家还是习惯于叫它月光石。
长石是钾、钠、钙以及钡的架状铝硅酸盐矿物,家族中种类很多,在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中广泛分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造岩矿物。据科学家估算,长石大约占地壳总重量的50%。但是,自然界中的长石不稳定,在风化作用和热液作用下容易分解,从而变成高岭石等黏土矿物。某些地外星体中也有这种矿物。2012年10月11日,美国“好奇”号探测车在火星上对一块足球大小的火星石进行探测时发现,该岩石中富含长石。
长石的化学通式为M[T4O8],其中的M为钾、钠、钙、钡,T为硅或者铝,O为氧,如果按照化学通式中M的不同,可以将长石简单地划分为四种: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和钡长石。由于长石家族实在是太庞大了,门类繁多,名称也五花八门,所以单从名称上无法准确了解它们的成分,比如,正长石、透长石和微斜长石这三类,它们的化学成分都是K[AlSi3O8],其实都属于钾长石,但结构略有不同,属于同质多像变体,所以就分别进行了命名。
月光石之所以能在宝石表面出现乳白色或浅蓝色的浮光,即所谓的“月光效应”,是由于宝石内部结构和外部切割工艺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内部结构来看,月光石不是一种单独的矿物,内部是正长石和钠长石以很薄的薄层交互生长,而正长石和钠长石对光线的折射率略有差异,当外部光线照射到月光石表面时,一部分光线被散射回来,另外一部分光线在其中的薄层之间发生干涉作用,彼此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使得宝石表面出现了十分特殊的“月光”。不同的月光石内部薄层的厚度会有不同,所以它产生的“月光”的颜色也不一样,层厚时为白色,层薄时则为蓝色或淡蓝色。从外部切工来看,要产生月光效应,必须将月光石切割成为弧面型,恰当的弧度才能保证光线的充分散射和干涉,产生最理想的“月光”。
尽管长石矿物很多,能成为宝石级别的并不多见,所以月光石也就显得十分珍贵。除此之外,日光石、拉长石、天河石这些宝石也都属于长石家族,和月光石是“姊妹关系”。我国著名的“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又称南阳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有南阳翡翠之称,其中所含斜长石矿物约为20%~90%,也算得上是月光石的“近亲”。
原文来自《百科知识》
注:所有文章均由中国数字科技馆合作单位或个人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