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能够存储在人类的基因之中遗传给后代吗?


人类和动物的本能是怎么来的?到底是基因本身决定的神经网络产生了本能,还是说本能来自于被基因所携带的记忆?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某些简单的对于某些环境的应激反射的确可以在群体中遗传,动物届这种东西很常见,比如说旅鼠会在种群过多时集体跳海。这种机制可以理解为某种记忆,只不过不是意识层面的记忆,是身体本能的记忆,而且,这种记忆只是一种反射,更是本能的一种体现。

也有人针对白鼠做过恐惧记忆的实验,他们通过对白鼠所在的笼子插入一跟红旗并随后灌入水来让其对红旗产生恐惧的应激反应,并且在笼子里的白鼠产生后代之后,将这些后代放入另一个笼子,并且插入红旗,实验人员惊喜地发现这些还未成年的小白鼠竟然一看到红旗就表现出惊恐的反应。

虽然如今实验人员已经找到了操控小白鼠恐惧开关的基因和蛋白质,但是依然尚未确定在这些基因和蛋白质中是否存在与恐惧相关的信息,使其可以在基因遗传机制中被保留和传递下来。

所以,虽然关于基因记忆是否存在还未能在实验中获得直接确凿的证据,但是理论上基因记忆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大。

无独有偶,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团队通过观察厌恶樱花气味小鼠的精子,发现其精子大多数都具有对樱花气味灵敏度高的DNA片段,而他们的后代也表现出对樱花味道“非常厌恶”的行为,即便是他们的后代从来没有闻过樱花的味道。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认为是因为气味传递到大脑,而大脑发出的信号传送到精子从而改变了精子的DNA。

同时,也有报道表示,根据父母的经历,哪怕是发生在怀孕之前的,他们的行为都可能影响后几代人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这项发现为“跨代行为遗传”的现象提供了依据,它认为环境可以通过影响基因来影响行为,反过来,行为同样也可以影响基因。

基因无法存储人类的记忆信息,但它可以在先天构造我们的大脑结构,包括整个神经网络的分布乃至不同区域神经元细胞的树突数量,由于不同的意识活动组合在不同网络结构中的执行效率是不同的,因此就会出现有些人天生擅长某个领域而有些人则擅长其它领域的情况,可以说人类的大脑结构是被它所对应的某些意识活动所选择的,就如同钢琴家本身也被一些特定的作品所选择一样。

而由于我们的大脑的神经元网络结构本身就会写入我们的基因作为编码保存,并通过遗传机制与另一半的基因一同参与到下一代的基因重组过程,因此,我们下一代的基因也有一定程度会携带和保留记录我们大脑神经网络结构的信息,并形成与我们在某些地方相似的神经网络结构,这些相似的结构有可能也会赋予拥有者在执行某些意识活动时效率更高,效果更强,于是我们便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所谓的“天赋遗传”现象。而这种天赋遗传现象也是“基因记忆”存在的一个强力证据。

相似的,性格是先天塑造的,是父母双方遗传基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一种以某种特定神经网络结构出现在大脑中,换句话说,由于人脑不同的区域对应着不同的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会以不尽相同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形成人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基因帮助我们塑造我们的初始神经元结构模型,这个模型会体现我们一开始所具备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然而,随着后天环境对大脑神经元网络结构的不断刺激,我们可能会形成新的神经元回路,从而扭转和改变原先的神经元结构模型,便有了后天环境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更大之说。

神经元网络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电路图,突触之间时而连接时而又断开,整个大脑宛如一锅不断被晃动的浓汤。意识的产生就像是往里撒上一拨盐,你永远不知道这些盐会在浓汤里按照什么样的轨迹散布开来。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不断超越自身的物种,是因为人类的意识并不完全受基因所控制。我们的计算机技术即便日新月异,可能也很难真正模拟人类群体的神经网络活动,从而无法预测人类的行为,因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下一秒到底会想出些什么。而基因记忆如果真的存在,它也会像我们的潜意识一样,在我们未曾察觉的每一个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和产生的每一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