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地 | 英国菜的傲慢与偏见


正是因为英国菜的名声不大好,这一趟体验走下来,要么是破解,要么是证实。关于英国菜的段子,大概法国人讲得最多。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完全没有在美食上实现扩张的愿望甚至是获得邻国基本的尊重。这也难怪,同样是欧洲人,另一边对食物的探究快深入到细胞层面了,英国人却把所有可见的食材都炖煮成灰灰烂烂的大锅菜,配上几个烤土豆过日子。

英国菜的矛盾

英国菜的确是个矛盾的存在。英国人有着世界之最的园艺技能,伦敦的设计一向也颇得人心。大约一百多年前,英国还依然消耗着全世界最多的糖、茶叶和香料,但英国菜就像绑在这座大机器上艰难运转的过期零件。这并不是说英国没有好吃的,你在伦敦能找到超过50家的米其林餐厅,只是没有一家贩卖英国本土菜。在这样被蚕食和被不断修正的环境中,英国人却依然对类似于薯条炸鱼的国菜持有热情,如果不是集体无意识下的味蕾麻木,那肯定是英国人的傲慢使然。

烹饪方式相对单一

在巴斯附近的一个叫red stock小镇上的家庭旅馆里,我们开始了英国“美食”之旅。厨娘兼老板娘给我们端上了英式早餐,她看起来时髦过了头,唇上舌头上都打着环,霸气的纹身恨不得从指尖到脖子。

除了茶和烤过的吐司片,一个大餐盘里面盛着荷包蛋,如果呈上来的是水煮蛋或炒蛋,基本可以判断为改良版,几片瘦肉培根、一些炒蘑菇、水煮花椰菜、两根香肠、加了黑胡椒稍微煎烤过的番茄切片,还有一片黑布丁与一大份松软的炖豆子。

我以前从来没吃过黑布丁( Black Pudding),它们看起来很像中国的黑糯米糍,煎得微微有点焦黄,冒着漂亮的油花。一口下去也是米糕一样的口感,却马上有意想不到的腥味直>中脑门。向身后瞥了一眼,厨娘倚在厨房出菜口的暖气边上,百无聊赖地盯着仅有的一桌客人,我不好意思直接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只好向她询问这道点心的做法。

这道有着“黑暗料理”名字的点心其实是英国版猪血糕,猪血混合谷麦、猪肝及内脏剁碎做成馅料,再灌入猪肠肠衣中,做成香肠的样子。据她说,靠谱的吃法是用Lea&Perrins唿汁来配黑布丁。我可不敢反驳她,越是这样的小镇居民,越是尊笃英国菜的原教旨主义,以至于在整趟旅行里,我都无法抑制向英国厨子献上一打中国料酒的冲动。

土豆做主

“你们在伦敦可吃不到这么正宗的早餐。”她得意地指着餐盘里一块煎得黄澄澄的三角形薯饼, “就像这个,超市即便有也是冷冻的半成品,像我们一样自己做的真的不多了。”除了烹调方法的单一,英国人在饮食上的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便是热爱土豆。在随便的一个超市里都能找到四五种不同的土豆,黑皮的黄皮的,大个的有铅笔盒那么长,一个就有一斤多重,小的只有鸽子蛋那么小。

在巴斯的那几天正逢节日,城里的餐厅全部关门大吉,在我们的再三请求下,旅馆老板娘答应为我们提供一顿简单的晚餐。汤是花菜蘑菇汤,蔬菜熬煮到软烂之后用搅拌机打碎增稠,最后加入黑胡椒和盐调味。主菜是那道著名的Jacket potato,其实就是烤土豆。英国人厨房里最重要的厨具是烤箱,用锡纸把又沙又面的、刷了黄油的大土豆包裹起来,上烤箱烤熟,劈成两瓣,夹上培根粒、羊肉糜、生菜和豌豆泥。

第二天的晚饭更简单,之前剩下的土豆,做成土豆泥,配英国pie,老板娘给我们准备了牛肉洋葱馅儿,最后浇上两勺来源不明的绿色的加了酒调成的卤汁。虽然依然寡淡,皮厚又硬,咬下去肉没啃到反而一嘴油,但至少肉和蔬菜的搭配还符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两天吃下来,英国菜并不能简单地用不美味来形容,它们用料新鲜,食材质量也够好,如果喜欢原汁原味,那这份晚餐甚至会让人非常满足。它们不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单一的调味方式,由于宰杀方法的区别,英国肉类的腥膻昧非常重,沾在土豆上的三两粒胡椒根本对付不了,真不知道当年那些不惜打仗也要得到的香料,究竟用在了哪里?

也许我们对英国菜有偏见

别过巴斯小镇的老板娘,一路开车到爱丁堡,高速公路休息区的餐饮完全一致,几个快餐品牌颠来倒去地出现,生生让人断了胃口。听一位在中国待了几年的英国朋友怀念家乡格拉斯哥的炸鱼薯条,在他看来,港口小城市的国菜不同一般,炸鱼薯条的名声其实是让伦敦这样的大城市给败坏的。

我们正好有计划要去格拉斯哥,便选了一天中午专程去吃这道菜。正好是午饭时间,大教堂旁边一条巷子里的小餐馆,坐满了当地人,几位少年捧着纸包着的一大包鱼和薯条吃得正香。我们暗自腹诽,难道真的是偏见吗?如果真的炸得好,薯条脆而酥,鱼肥实鲜美,浇上一点柠檬汁和盐,应该也不会难吃。而且在那种小店临窗一坐,配杯冰水吃,又解渴又开胃。

薯条比美式的粗很多,鳕鱼去了骨,倒是没什么腥味,面糊得厚厚一层,配上店里的大麦醋,吃到嘴里除了鱼味就是面粉味,毕竟就是炸鱼薯条,能再鲜美到哪里呢?在朋友的提议下,果断换到附近的一家法式餐厅,一道炖小牛肉端上桌,香气四溢,窗外结了层薄雾,看着行人来来往往,顿时觉得,英国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