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钱学森的“师姑”,曾当选院士却坚决推辞

高考结束,一大批小鲜肉也开始加入到追忆青春的行列,在K歌房中撕心裂肺地吼着《同桌的你》。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高晓松虽常常自称“矮大紧”,但他野兽派的外表下确实有着实力派的才气,据说还押中了今年某省高考作文题。不过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矮大紧”,而是他的外婆——陆士嘉。

1973年陆士嘉(二排右一)全家福,她抱着的是童年时期的“矮大紧”(图片来源:文献[2])

陆士嘉是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主要筹建者之一和我国空气动力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批航空航天人才,但由于一生低调,她的名字并不为大众所知。其实,除了是高晓松的外婆,她还有很多身份,比如严凤英的干妈、钱学森的“师姑”……咳咳,钱学森的“师姑”?!这是咋回事儿?

1、昔日同学成“师姑”

1938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陆士嘉终于见到了“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Ludwig Prandtl)。此前,她已经前来拜访过两次,但第一次因为时间太晚而没见着,第二次则被秘书一口回绝,直到这第三次,普朗特才同意与她见面。

1937年陆士嘉与张维订婚照(图片来源:文献[2])

“教授,我是物理系的学生,但对航空很感兴趣,请您收下我吧!”陆士嘉开门见山,好不容易能见到普朗特,她决心把握住机会,一定要成为普朗特的学生。然而,时年63岁的普朗特早已对外宣布不再收徒,何况他此前从未收过来自落后的中国的学生,更未收过女学生,便果断拒绝了陆士嘉。

陆士嘉很不甘心,她充满期待地望着普朗特,慷慨激昂地说:“教授,我的祖国正遭受日本的侵略,他们用飞机狂轰滥炸,我们迫切需要自己的飞机,请您一定要收下我。您可以考我,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普朗特有些惊讶,他没想到眼前这位柔弱的东方女子竟有如此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她的倔强和自信令普朗特不忍再拒绝,于是答应两个月后对她进行考试。陆士嘉的自信是有理由的,她曾是北师大物理系唯一的女生,毕业时成绩位列全系第一名。

北师大物理系一九三三班师生合影,后排右一为陆士嘉(网络图)

两个月后的考试结果自然不出陆士嘉所言,普朗特对她的优异成绩喜出望外,欣然收下了她。就这样,陆士嘉成为了普朗特的最后一位学生,也是普朗特一生教学中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学生。

说来真是无巧不成书,航空航天界的“扛把子”冯·卡门也是普朗特的学生,而钱学森又是冯·卡门的学生,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陆士嘉自然成了钱学森的“师姑”。有意思的是,陆士嘉和钱学森还曾是小学同班同学。后来,陆士嘉的丈夫张维(注[1])还为此和钱学森打趣道:“学森兄,你应当称呼士嘉为师姑呢!”钱学森听罢哈哈大笑,对陆士嘉说:“对对对!我是该叫你师姑!”

钱学森(左)与张维(中)(网络图)

2、潜心流体自奋蹄

如愿成为力学大师普朗特的关门弟子,陆士嘉兴奋不已,可当她准备扬鞭奋蹄时,却遭到当头一棒。

原来,当时的德国充斥着种族歧视,来自落后国家的中国人也不受待见。一次,陆士嘉像往常一样走在街上,谁知迎面走过几个小孩子,一边叫喊着“Qingqi!Qingqi!”一边朝她扔瓶子。满心疑惑的陆士嘉询问朋友后才明白“Qingqi”是“青田”之意,由于柏林聚集了不少浙江青田人,一些德国人便用“青田”蔑称中国人。

陆士嘉在德国,照片中的小萝莉正是高晓松的妈妈(网络图)

无处不在的歧视让陆士嘉饱受屈辱,而实验室里的敌视则让她的研究举步维艰。流体力学与飞机制造息息相关,在当时属于半军事性的课题,而中国是德国的敌国,陆士嘉想进实验室简直是痴人说梦。可偏偏流体力学又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很多课题都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陆士嘉向来坚强,她暗下决心:既然做不了实验,干脆就做理论,而且要做第一等的理论!

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严密的分析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陆士嘉很快就解决了喷气发动机中一个棘手的理论问题。几个德国人怀着对她的质疑与不屑悄悄进行了实验,却意外发现实验结果和她的理论计算结果竟然完全吻合!普朗特听闻此事后也赞叹不已,逢人就夸聪明勤奋的女弟子。仅仅三年时间,陆士嘉便完成了论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这篇洋溢着精妙理论的论文让她顺利获得了一级博士学位——德国三级博士中的最高级。

普朗特与陆士嘉(网络图)

3、专注教学罢浮名

1946年,在海上漂泊了数月后,陆士嘉与丈夫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后来全国院系调整时,她不但亲自参与了北京航空学院的筹建,还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第一个高速风洞,如今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很多院士、专家都是她的学生。

按理说,陆士嘉作为我国第一位女流体力学家,是完全有资格评上院士的,可翻遍院士名单,你压根儿找不到她。说来你可能不信,其实她曾被评为院士,只是后来被她坚决推辞了……

1952年陆士嘉(中)在北航建校工地上(网络图)

如今的北航校园(图片来源:网易摄影)

1979年,中科院增补学部委员(现称院士),有七位学部委员都力荐陆士嘉。可当工作人员请她填写申请表时,她却拒绝了:“怎么回事?我没申请啊!更何况我回国后一直专心教学,没什么研究成果,不适合当学部委员。”学校领导听说她拒绝申请,顿时头都大了,接二连三地找她做思想工作。一番软磨硬泡后陆士嘉终于勉强填了表,可她刚把表交上去就后悔了,便立刻给中科院写了封信,坚称自己年纪大了,应该让年轻人当学部委员,希望能将自己的名字删去。

后来,陆士嘉如愿以偿地从院士名单中消失了。物理学家严济慈是推荐她的七人之一,他对此十分惋惜:“真是可惜!别人争着让我推荐我都没推,她都当上了还给辞了!”

陆士嘉给学生讲解问题(网络图)

陆士嘉去世多年后,她的女儿在回忆她时这样写道:“在中国确实有过这样一些人,她(他)们几乎未被金钱、名誉、地位糟蹋过,因而纯真得几近婴儿。”正是千千万万像陆士嘉这样如婴儿般纯真、为祖国和人民埋头苦干的人,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人物小档案:

陆士嘉(1911.3.18–1986.8.29),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空气动力学奠基者之一,“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的关门弟子。参与筹建了北京航空学院,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创建了一整套低速风洞和我国第一个高速风洞。陆士嘉学识渊博,尤以黏性流体力学见长,曾任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航空学会理事等职。她潜心教学,培养了大批空气动力学人才,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名言:

我愿意成为探索的一名小卒,一个铺路石子,为后面的人做点探路工作。

注释:

[1] 张维(1913.5.22–2001.10.4):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和钱学森、陆士嘉也是小学同班同学。

参考文献:

[1] 张克群.流体力学家陆士嘉[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

[2] 张克群.双子星座——张维与陆士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