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中兴”中刘秀的治国措施,为何成为东汉灭亡的原因?

公元25年6月,趁绿林与赤眉两支起义军混战时,刘秀壮大自己的势力,并最终称帝,恢复汉家天下。鉴于王莽篡汉及西汉末年的各项弊政,采取很多相应措施,如加强皇权、简化机构、整顿吏治等。此外,刘秀还将奴婢与刑犯释放,采取了与民生息的政策,减免了赋税,给了经历战乱的人民调养生息的时间,使得社会安定,经济也恢复了,而后人便将这社会安定、人口增长、经济恢复的局面称为“光武中兴”。

实际上,刘秀不知道,等他去世后,这些措施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反而埋葬了他的东汉帝国。

主要原因还是汉和帝刘肇之后,多数的皇帝都很短命,政权都掌握在外戚手里。等到皇帝稍大之后,为了夺权,不得不依靠宦官,这样一来,又很容易致使宦官擅权。一来二去,整个帝国被弄得元气大伤。那些专政的外戚宦官,不惜一切代价公行贿赂,贪赃枉法,搜刮财货。

其次,刘秀刚建立东汉时,为了摘除那些功臣贵戚的军政大权,赐以他们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虽设“三公”,却将一切行政大权收归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可是,至东汉后期,尚书台又被权臣当做专权的工具。

加上东汉后期的政治主体是豪族大地主,东汉官吏的选拨都受这些人的控制。原来东汉官吏的选举有两种:察举和征辟。尽管考察的负责人不同,但实权逐渐被豪族地主出身的属吏控制,这些豪族的后代基本上是高官。

当然读书也不是没有出路,如一些累世专攻儒术、熟悉儒家经典的家庭,逐渐形成望族,才能进入到政府中。若一个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即使书读得再好,没有这些人的推荐,就别想当官。

官员中也不是没有正值的群体,这些人一般来自朝中士大夫、太学生。他们早已闻到东汉朝廷衰败的气息,逐渐出现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清议”。他们认为宦官外戚的黑暗统治才导致农民起义导,致使东汉衰败,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反对宦官外戚。不料,却遭到宦官的报复。公元176年,州郡受命禁锢党人的门生、故吏和父子兄弟,即著名的“党锢”事件。

当时作为最底层的农民阶级、手工业者,人数最多,承担国家的各种租赋,包括田租、算赋、口赋和各种徭役也最多。破产的农民多依附于大地主作佃客。大地主乘机加重对百姓的压迫,百姓纷纷逃亡,这样,流亡总是越来越严重。一些破产农民成为佣工糊口,佣工身份低下。

由于没有受到抑商政策制约,东汉时的大商人成了商人地主豪强。

作为东汉社会社会中身份最低的奴婢。市场出卖奴婢,可以与牛马同栏,主要从事家务劳动,一些则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乃至经商活动。

东汉后期社会基础阶层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势必会动摇其统治危机,一旦遇到合适的爆发口,就会一发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