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口防雷车的优异表现,看中国汽车走出去的另类路径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也有些年头了,但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质疑声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一方面,人们对自主品牌的发展报以极大的关注,媒体对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和市场占有率更是操碎了心,一有波动,各种分析反思提醒就会纷至沓来;另一方面,业界对于中国品牌汽车走出去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比如,前不久上汽通用向美国出口昂科雷都报道了好一阵,而奇瑞长城长安等中国品牌在海外建厂和吉利并购宝腾更是热点话题。

中国汽车在国内市场搞得如火如荼,但国际市场竞争的参与度不高,是中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写照,也正好说明了一个现实:虽然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但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回顾日韩汽车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汽车产业的后来者,要进军国际市场,路径都是差不多。从过程来看,基本都重复了产品低质廉价——开拓低端市场——积极提升品质——产品形象积累——艰难进入中高端市场的历程。中国汽车走出去的路径似乎也不例外,之前参与国际竞争也进行得颇不顺利。对比当年日韩这些过来人的经验,“走出去”这条路恐怕还会非常艰苦漫长。

但在车业杂谈看来,参考和对比过去的经验和规律固然重要,但也应该看到中国所具备的独特优势,有可能为中国品牌汽车走出去提供与已有经验不同的另类路径。正好这几天有个关于中国出口防雷车被炸的新闻,可以拿来作个例子。

根据外媒报道,日前肯尼亚军队的一支车队在肯尼亚拉穆县遭遇索马里青年党武装分子袭击,多辆军车被恐怖分子设置的路边炸弹炸毁,其中包括一辆中国制造的CS/VP3型防地雷反伏击车和一辆中国制造的WZ551轮式步兵战车,车内人员悉数死亡。从消息来看,好像中国产品有点不堪一击的意思。但是后来又出现相反的说法,称车内人员全部幸存,总之是消息比较混乱。

说起CS/VP3型防雷车,这是长安集团生产的军用特种车辆,曾公开展览过。为此,车业杂谈打听了一下,了解确切的情况其实是这样的:当时肯尼亚警察部队7人乘坐CS/VP3型防雷车遭到索马里青年党袭击,机枪手先中弹死亡,然后防雷车被敌方引爆的路边炸弹炸翻,车内的6人全部幸存,驾驶和副驾驶的2人受伤被困,后坐的4人逃出车辆,其中1人受伤行动不便隐蔽在草丛里,其余3人步行寻求支援。后来3名求援的人员乘坐一辆WZ551轮式步兵战车返回,压到了另一枚路边炸弹被炸毁,车内人员全部死亡,而防雷车被恐怕分子从打开的后门射入一枚RGP火箭弹炸毁,导致正副驾驶死亡。

这一切是后来被救出的那个隐蔽人员报告的。事实上,WZ551轮式步兵战车本来就不是防雷的,被炸毁并造成人员死亡并不奇怪,而防雷车的表现则可以说相当优异。

内部人士透露,根据后来的勘察,这次爆炸的路边炸弹威力大约是25公斤TNT当量,已远远超过防雷车抗8公斤TNT当量的防护指标,被炸后仍然保持了车身不变形、保护了车内乘员的安全,肯尼亚方面对这款中国产防雷车的表现相当满意。事实上,去年尼日利亚与恐怖组织博科圣地作战的时候,也发生过军车被炸的事情,同样是这款中国造防雷车,同样保护了车内人员的安全。

正是由于经过实战检验的优异性能,使得进口和使用中国军工产品的国家对中国制造有了更直接的体会和更深刻的认识。随着中国工业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军工产品也更多地向机械化迈进,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军用车辆,比民用汽车更早地进入国际市场,为国际市场所了解,同时提前为民用汽车积累了口碑。显然,这个优势是日韩汽车产业并不具备的。

其实这类例子并不仅仅存在于军工行业,同样存在于其他许多已经走过品质提升、形象积累阶段的行业,比如工程建设、家用电器、个人电脑、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等。虽然目前出口的目的地多数并不那么高大上,但总算混出了点名头,并且也对发达地区市场形成局部突破,势头是不错的。

对比中国工业与日本和韩国的工业,很容易发现当年的日本和韩国,无一例外都是在有限的几个领域很强。比如,日本是汽车工业、精密机械、电子产品较强,韩国则是电子产品、汽车工业、造船业有优势,而中国制造最大的特点是全产业链,几乎在所有领域都不差,而且有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在跟上,比如卫星导航、高铁、无人机。而当越来越多其他类型的工业品取得国际市场认可,树立口碑和良好形象的时候,汽车产业的走出去或许可以搭个顺风车,不必再像日本韩国的汽车产业一样,通过漫长的时间来积累口碑、树立形象。打个比方,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可以跟在一大帮兄弟后面群殴取胜,而不必象日韩那样只有少数几个产业出去单打独斗,从而少走一些弯路。

这个路径多少让人感觉有些怂,不是那么上档次,但这毕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优势,当然可能为汽车产业走出去提供一条与日韩不同的另类路径。话虽如此,也并不等于说中国汽车产业就可以坐享其成,打铁还需自身硬,真正的市场比拼,别人也帮不了你,最根本的还是要使自身竞争力达到能与世界汽车巨头一较高下的程度,这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