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婚姻航程,漫长,艰辛。扯个婚证不容易,过去是家长批准,父母包办。后来结婚登记,需由组织批准,上级把关。那个关,很多,很严,比如阶级出身,政治立场,现实表现,领导好恶,哪一关都不好过。
这件明朝嘉靖年间的婚书,距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婚书为素黄宣纸书写,当时的婚姻均受制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父母在议定允婚后,要交换写有双方生辰八字的红帖,并议定由男方支付一定数量的礼金给女方。同时双方签订婚书,由家长及证人签名画押,并由男方踩上脚印以防悔婚。
该证书已经不叫“婚书”,而叫做我们今日所熟知的“结婚证书”。1914年8月19日,北洋政府颁布了《关于人事凭证贴用印花条例》,规定每纸婚书贴印花税票一元,如不贴用印花或不盖章画押者,于法庭上无合法凭证之力。条例中首次将婚书列为应税对象。
清末到中华民国初期,这种便条式婚书在普通居民中非常流行。山西汾城县一对夫妇在1950年结婚时,仍然使用这种婚书。从1938年日本统治下察哈尔省的这份婚书中可以看到,新娘年仅15岁,就遵从父母之命完婚,而她个人意志在婚书中完全没有体现。
20世纪40年代的婚书上面多绘有龙凤呈祥或鸳鸯戏水、牡丹吐蕊等各式图案。这种精美的婚书经过订婚人签字画押或盖章后,具备法律效力。那时许多婚书是政府颁布的。这张在河北省发现的婚书就包括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以及辞藻优美的祝词,男女介绍人、主婚人、证婚人的名字也列了长长的一串。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宁波旅沪(上海)同乡会一一二届同乡集团结婚之结婚证书
该证书样式简洁,设计巧妙,四角的“甬”字是宁波的简称,方框的两边各是一个拉长变形的“喜”字,合起来就是一个“ 囍 ”字,不细心琢磨是不易发觉的。
从1952年到七十年代末,结婚证上都印有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的图案,而在1952年至1959年的结婚证上,还有和平鸽的图案。稻穗、棉花也是当时结婚证上的主角,这反映当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新中国婚姻法的颁布,废除了包办婚姻、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新郎新娘的名字头一次并列在一起。1956年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的这张结婚证,词语也符合当时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现实。婚书中除结婚人外,父母媒人等都不再出现。建国后,婚书变为体积小巧的结婚证。20世纪60年代的结婚证书上,已经印上了婚姻法的相关条款。
“文革”期间辽宁省义县一对夫妻的婚书。晋冀鲁豫边区离婚证书。最右侧的结婚证书的背面,盖有6个条形印章,印有“结婚暖壶供完”等字样。20 世纪60年代,是我们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结婚需要添置的一些生活用品,自然也少不了“计划供应”,凭结婚证可以购买一些生活用品,买了之后,商店会盖一个章,于是就有了结婚证背面的6个条形印章。
这是1968年的一张结婚证书,极具政治色彩。证书为大红色,内页上 “要斗私,批修”的字比结婚证仨字还要大,如果只看外观,谁也猜不出这是结婚证来。
1969年的结婚证有了计划生育的内容,看来人口政策问题是当时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
该证书使用距今不到3年的时间,证书中首次使用国籍,凸显中国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婚姻的出现。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结婚证不再是夫妻两人压在箱底的婚姻纪念品,而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文书。人们使用结婚证的次数日趋增多,于是结婚证也随之“返璞归真”,逐步取消了复杂的图案,并由奖状式变为护照式,方便结婚人携带。我国自2004年1月1日起启用新式婚姻登记证。新式结婚证、离婚证封面均为枣红色。旧式婚姻登记证可继续使用至2004年6月30日,自2004年7月1日起,全国各婚姻登记机关将不再使用旧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