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重口味婚姻的名人,你听说过几个?

俗话说:人生有三宝——破房、丑妻、老狗。虽说“三宝”品相很差,却不招旁人嫉恨,又能够依靠。中国名人,大多都喜欢和美女交往,弄出点风流韵事来,搞不好还可以名流千古;却不知道,还有一些名人,却喜欢那些重口味的女子,不仅喜欢,还把她们娶回家。

齐宣王迎娶钟离春

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齐威王之子,战国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320年即位,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平心而论,他还是个有头脑、有报复的血性男人。《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滥竽充数”。南郭处士,夹杂在三百名乐师队伍里,冒充吹竽高手。那位喜欢“大合奏”的国君,正是齐宣王。可见,齐宣王不仅爱玩,而且讲究大手笔,追求大场面。

在政治上,齐宣王为了炫耀齐国的开放,向天下招揽名士,很快,临淄城里,便人才济济,应者如云。

当一位叫做“无盐”的乡下姑娘出现在齐国都城的街头时,路人都惊愕地张望着,谨慎地躲避着。私下交头接耳,指点议论,就像忽然从天上掉下一只大狗熊或者黑猩猩,因为这是他们见过的齐国第一号“丑女”。

但她好像对身边发生的一切毫不在乎,可能是她早已习惯出门经常碰到这种场面。不过,刚见面,齐宣王根本就没把她放在眼里。

让人感到更加惊愕的是,她竟敢朝堂之上以充满火药味的言辞,猛烈地抨击齐国政治,她认为“内聚奸臣,众人不附”,又指出齐宣王身上有四处过失,并提醒齐宣王,如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城破国亡。这位“丑女子”的一大通议论,让那些朝中大臣后背直冒汗,可见她字字见血,彻底拆穿了齐宣王惯于标榜的从政理念。

一时间,都城里的都在传诵一位叫做“无盐”的乡下丑姑娘在朝堂上谏劝大王的事,人们迫切想知道这位“丑女子”是谁?

原来“无盐”属于一处古地名,也就是现在今山东省东平县一带。那位俗称“无盐”的丑丫头,真名字叫做“钟离春”,她恰恰生在这片“西临黄河,东望泰山”的土地上。钟离春的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的《辩通传》。她是齐国无盐县人,她德才兼备、却容颜丑陋,年四十未嫁,许多古书里动不动就说“貌比无盐”,跟“貌如西子”呼应。丑到何种程度?书载她额头、双眼均下凹显得黯淡发干,上下比例失调,而且骨架很大,非常的壮,像男人一样,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结,额头像臼,就是中间下陷的。又没有几根头发,皮肤黑得像漆。要知道古代的后妃那都是“螓首蛾眉”,甚至像武则天“方额广颐,龙睛凤眼”的。

我们的钟离小姐一直熬到四十岁,她期待的意中人和幸福婚姻还迟迟未到。即使是现在,四十岁也是一个令单身女性绝望的年龄。战国时代,女人四十,早已是祖母级的人物了。钟离春烂在娘家,根本就嫁不出去,她也很清楚:上门女婿是没指望了,干脆一心只问政治,还把自己的追求目标,设定成一国之君了,那位男士恰恰是著名的齐宣王。

经过钟离春在朝堂上的一番慷慨言辞后,朝臣们都认为大王会处死她,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齐宣王第二天就即刻召见钟离春。

齐宣王不但没恼,还挑起大拇指称赞道:“幸亏齐国出了您这位‘无盐君’。您的高见,我听说得太晚了!”随后,便根据钟离春的意见,逐条改正:“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卜择吉日,立太子……”

齐宣王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其谏议为宣王所采纳,立为王后,从此国大治。而中国也留下两句成语“丑胜无艳”和“自荐枕席”。帮助齐宣王重振朝纲。

不过,他们的故事还没完,据说,齐宣王娶了钟离春后,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钟、夏都是齐宣王身边的女人,前者奇丑而有才,后者奇美而无能。于是,齐宣王有事,就跑去找钟无艳帮忙;事情一过,则去找夏迎春寻欢作乐,把钟无艳抛到了一边。

齐闵王迎娶宿瘤女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可一点都不假。自从齐宣王封“丑女”钟离春为皇后后,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稷下学宫”来,闻声而来的有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七十六人,都赐给府宅,官拜上大夫,不担任官职而让他们自由议论。齐国稷下学者逐渐多起来,将近数百上千人,使稷下学宫进入鼎盛。

其中还有儿说、告子、宋钘、尹文、彭蒙、季真等人;儒家大师孟轲长住稷下30多年;集百家大成的荀卿,15岁就来齐国,是稷下学宫中资格最老的一位导师,曾三为祭酒,充任学宫最高领导。

稷下学宫集中儒、墨、道、法、兵、刑、阴阳、农、杂各学派的学人,著书立说,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创造中国灿烂的“先秦文化”。

既然老爸迎娶“丑女”得到那么多好处,齐闵王也想娶一位。于是派出线报,寻找天下其丑无比的女子。

齐闵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六任国君,公元前301年至公元前284年在位。他为人骄傲,喜欢享乐。在位期间,也曾屡建武功。甚至在政治、军事成功之后,与秦国的“昭襄王”,并称为“东西二帝”。可见,齐慜王身上也暗藏着引人入胜的艺术天赋。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还真让他找到了。据线报报告:那位面貌奇丑的齐国乡间女子,叫做“宿瘤”。还把她的住址搞清楚了,说她世居临淄东郊,以采桑,养蚕,缫丝为生,可惜,她的恶心长相,世人皆知。

本来是花一样的年龄,她偏偏在脖子上,长了一个大瘤子,所以大家就称她“宿瘤女”,整天忙忙碌碌为生活操劳,年逾花信还无人问津。“瘤子”长在颈下,就是甲状腺肿大,古代医药不够发达,无法抑制,无法切除,也不明白病因。

显然,“丑闺女”实难婚嫁。任何一位健康,聪慧的少女款步上街,总会有超高的回头率,如果幸运的话,那些大胆的小伙子也背不住表达自己的婚嫁之情。遗憾的是,“宿瘤”彻底丧失了卖弄风情的机会,她不过是一个齐国“怪胎”,只能乖乖地呆在角落里,默默地承受满大街异样的眼光。

想不到,“宿瘤”的心眼儿很宽阔,她并没有把被冷落的局面,当成一条“裹尸布”,居然我行我素地生活在自己的阳光下,她只能呆在生活的边缘,小心翼翼地等待“缘中人”了。

她这种与众不同的性格,突然引起齐愍王的好奇心理,不惜移樽就教。不接触不知道,一接触吓一跳,齐愍王对她的贤德才智肃然起敬,更为敬重而滋生爱意,随后,踏进了婚姻的殿堂……

可惜宿瘤早逝,齐愍王过早地失去了一个有力的贤内助,否则历史有可能改写。

诸葛亮迎娶黄月英

黄月英,三国荆州沔南白水人,生卒年不详。少时有才,与从兄黄射并知名。在小说《三国演义》里,罗贯中也对其进行了描述。 黄月英在三国时归属蜀国,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诸葛果、诸葛乔(养子)之母。相传长相丑陋,黄头发,黑皮肤。

话说年轻时的诸葛亮随叔父逃乱来到襄阳,结草庐而居,躬耕苦读。孤独的诸葛亮游走襄阳,结交朋友,拜见师长,见识和学业大长。诸葛亮偶然听说黄家湾有一位才女黄月英,就想求见结交。不料被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挡在门外。

诸葛亮被黄承彦考来考去,显示出学识才华,但他曝出自己女儿非常丑。诸葛亮若想娶一个漂亮媳妇的话,就另请高就。诸葛亮下定决心,再次登门求婚,黄月英提出一系列难题难住了诸葛亮。为了和才女黄月英成婚,诸葛亮用毅力、智慧并巧借朋友之势,终于战胜了黄家父女设立的一道道难关,最终赢得美人心。

诸葛亮在隆中完成了学业、交友、成婚大事,磨砺成才,策略惊天,智慧盖世。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发表了千古流传的《隆中对》,毅然出山,谱写出惊天动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