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o主席有一句话说,粪土当年万户侯,我们不说其的政治意义,但可以明白这地底下埋着的各路诸侯的确是多到数不胜数,于是盗墓也成了大乱之年想要崛起的大佬们眼中的肥肉。
盗墓贼的祖师爷很多,但经得起推敲和公认的只有三个,一是春秋时代的伍子胥,严格来讲伍子胥开棺掘坟并不是为了盗墓,而是为了泄恨,他是历史上少有的精神类盗墓者,为此还留下了鞭尸三百的典故,类似于我唾弃你的坟墓。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图源网络
第二位是万人敌项羽,其实项羽和伍子胥还算是老乡,两人都是现在的宿迁人。项羽在进入关中之后,实行了三光政策,极大地激励了将士用命之外,也引出了人性的野蛮,这样的不得人心之下,陨落也就成了他口中的非战之过。待到后来刘邦鼎盛,于是在《史记》中,项羽掘始皇帝冢成了他的一大罪过,被用以昭示天下。
第三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据说曹丞相设立了更为有建制的盗墓兵团。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自于汉代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这也是大家公认的一种说法,以至于现在考古都说,汉墓十室九空,若想探究必靠运气等等。
其实盗墓严格区分的话,只有官盗和散盗。
以上三位祖师爷都可以说成是官盗,毕竟散盗能力有限,在真正的帝王大墓之前,散盗不具备挖掘能力。
而官盗就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在拥有强大破坏力同时,还能够做到舆论导向的两极化,所以我们先着重说一下历史上的官盗狂人。
▲曹操,东汉末年魏王、曹魏奠基人。图源网络
有道是盛世的瓷器,乱世的黄金,不论在什么年代,钱才是永恒的轴心。
集团性的盗墓在其当代大多为了壮大自我实力,这是一种代价最低回报最高的军事行动,也是诸侯们为什么都喜欢这么干的原由。
但也有比较奇葩一类的盗墓者,比如西汉时期的广川王刘去,这一位盗墓既不是泄愤,也不是贪财,所盗之墓无非为了好玩!
此人的另类之事挺多,关于盗墓比较出名的是其盗取且渠墓时,里边的人竟然栩栩如生,差点把这位给当场吓死。但在其封地的别于墓群就没这么好下场了,几乎像是扫雷一般,这位的大铲挥一挥,就是一座坟墓被揭开。
还有一位黄巢兄,闹革命是一把好手,可对于盗墓就显得太过浮夸,不懂土木作业的他,选对了重量级的墓葬,却连根毛都没有挖到,在其动用了四十万起义军大肆挖掘乾陵后,所做的无非是将梁山给卸去了一半,也不知道小说《鬼吹灯》中的卸岭力士是不是这么来的。反正在搞了许长时间后,除了挖出一条几十米深的大沟之外,他们什么都没找到,当然这条沟直到现在还有迹可寻,那是黄巢挖的一个大坑!
可见,盗墓是一门手艺营生,不是随随便便拉起个队伍就能干的,这不是请客吃饭,没有那么随意。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图源网络
我们看志怪小说中,摸金校尉需要的装备挺多,首先要挂了摸金符,还要携带北地玄珠,黑折子,旋风铲,水火鞋,摸金手套等等专业用具,还要背上墨斗,软尸香,黑驴蹄子一些东西防止邪物。
除却这些本身装备以外,盗墓还需要极其强大的自身学识,这里边又包涵了风水,葬经等等学问,主观一点来讲就是望闻问切!
都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在风水中一处好的墓地是相当难以寻找的,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么来的,此中的龙便是山脉的统称,在唐朝的《大唐阴阳书》中也称之为岳。后来在中日交流中被传到了日本,后又在宋代传回中国,可关于点穴的辅助性方法,相土石以判断穴位的生气旺衰,只有日本还有该方面的记载,我们俨然已经失传了。
但古代的帝王之墓即便是寻到了一处佳穴总要大肆修建,,可在一个朝代的没落之后,它们的存在除了为盗墓者指明方向外,什么都做不了。
于是在历史的转变中,一些皇帝将墓葬做了伪装,比如元朝的皇帝特别墓葬方式,既没有典籍的加载,也没有相对的建筑,所以是至今都没有被找到的。
这时候盗墓者的手段就到了被用上的时候,其中有一种叫做辩土痕的方法,《清稗类钞?盗贼类》记述的一个叫焦四的盗墓老贼,便是观泥痕的高手。观泥痕就是观察土壤的颜色,这本是北派盗墓贼的看家本领,当然也是盗墓的入门技能。
而我们熟知的盗墓器械洛阳铲,就是用来观泥痕的辅助装备,现在被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就是因为辨别土痕才被找到的。
这还是普通手段,真正懂风水的高手,可以通过山川走向来辨别古墓位置。在确定墓葬位置之后,还要做相对的掩饰,比如荒山野岭之中盖庙的,或者对一些古建筑物进行翻修的,都是一种进行盗墓之前做的伪装。在清代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之中,也有对此类行为的专门记载。
▲《阅微草堂笔记》。图源网络
盗墓手艺源远流长,到了近代之后,装备的应用也开始转变,这时候的官盗不在依靠纯粹的苦力开山挖掘,而是直接使用炸药,作为中国封建帝王的最后一座皇家陵寝,清帝王陵就是在炸药中灰飞烟灭的。
到了如今的国家保护下,散盗开始活跃了起来,而且这些人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挤压性定向爆破,但在历史上的盗墓手艺传承下来的不多,以至于破坏很大,让考古工作者的修复性工作很难进行。
在古代来讲,除了官盗之外,普通的散盗形式不多,总归以碰伙,组伙,拉伙的方式出现。
但在和平年代很容易受到官府的大力压制,这种损阴德的就业方式,一旦被抓到便是掉脑袋的下场。
而到了动乱年代的话,他们又失去了出货下家,并且还要承受赃物价值缩水的无奈,所以在有选择的时候,盗墓贼的本身利润很大,但在有变动的时候,危险也与之同在。就如上梁山的时迁一般,没有人会盗着墓的同时,还想着替天行道,上梁山只不过是走投无路下的一个纠结选择。
但说到最后,不论是官盗还是散盗,凡是盗墓的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求财!
在大利益之下,贪心可以承受起无数的风险,甚至丢命也在所不辞。
▲《鬼吹灯之寻龙诀》剧照。图源网络
以现代的盗墓贼来说,这些人是完全的破坏者,首先他们不懂风水上的那些高深手段,也不明白一个墓葬的结构规格,自我本身的作用也不大。所以在探寻古墓的时候,多用于现实设备,比如金属探测仪一类。
可在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人甚至都算不得盗墓贼,只能是个杂毛小偷,不懂历史的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而没有手艺的下场则是往往不等挖的进墓室就为墓主人做了殉葬的工作。
当然也有一些成功的,却又搞不懂墓葬价值,仅仅是偷了个价值几千元的东西却在销赃的时候被抓捕,判了个盗窃罪入狱。这种无知到最后只能是让围观大众笑话。
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过后,盗墓也从一个黄金时代中退缩了出来,再到二战时的混乱流失后,如今能剩下的并不多。
但在如今或许还有那些明白盗墓手艺的人物存在,而他们也已经明白什么东西能动,什么东西动不得。
?▲《盗墓笔记》剧照。图源网络
可什么东西也都是有因果的,就如乾隆皇帝看上了朱棣长陵祾恩殿中的金丝楠木大柱一般,他下令修明陵的时候,将这根宝柱换下来安到了自己的裕陵之上。却不想这根柱子顶不动那些炸药火炮的肆虐。
有道是人在做天在看,哪怕是这位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都脱不了“遭报应”的下场,于是最后只得在老孙头的摧残中将他的坟头都给翻了一翻。
盗墓如同是历史中不见血腥的抢夺,封建皇帝们到死都享受着无以伦比的浮华下葬,却同样在阴冷潮湿的墓室中被盗墓贼一脚踹到地上,而那些金银财宝,金缕玉衣等等东西再现天下的时候,才是又一场血雨腥风的出现。
好的东西,谁都喜欢,大到天子,小到百姓,盗墓只是来的最快的手段而已,尽管过程颇具色彩,却掩盖不了本身的贪婪。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彭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