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行说和张元这样的人?奇才?汉奸?

中行说,原西汉文帝的宫廷太监,当时,由于西汉政局动荡,国力也未恢复,暂时不利于与匈奴进行战争,只好继续双方的和亲政策。汉文帝下令送宗室女去匈奴和亲,并让太监中行说陪同。

中行说不肯去,可汉文帝就是要让他去。他对汉文帝说:“一定让我去,我将成为汉朝的祸患。”

汉文帝不以为意,中行说到匈奴之后立刻归降,成为匈奴冒顿单于的重要谋臣。不久,冒顿单于病死,其子稽粥立,称为老上单于,中行说又辅助于他。

中行说

归降匈奴后,中行说竭力立即劝说单于不要太看中汉朝衣服食物的精美,而要提高匈奴人对自己食物、器械、风俗等的自信心,还教给匈奴人记数方法,方便核算记录人口和牲畜数目。

在中行说的支持下,老上单于在给汉文帝回书中口气傲慢,对西汉使者威逼利诱,索要钱物。此外,他还教导单于等待有利进攻时机和地点,派兵骚扰汉境。

此外,中行说还极力破坏汉匈和亲,屡犯汉境,后中行说病死于匈奴。临死前,他还不忘建议单于对汉军搞"细菌战":建议把病死的牲畜在经过匈奴巫师诅咒后,埋在汉军进军路线的一些水源上游,等待汉军食用后,就会中毒,最后此建议终被单于采用,还好被汉军识破。

再来说一个类似的人。西夏军师、国相张元,原为北宋永兴军路华州华阴县人。年轻时“以侠自任”、“负气倜傥、有纵横才”,才华出众。据说,张元屡试不第后,与一位姓胡的朋友赶往边关。两人雇了几个人拖着一块大石板在前面走,石板上刻着两人嗟叹怀才不遇的诗句,还跟在后面吟诗大哭,想以此引起边关统帅的重视。那位边关统帅还真接见了他们,双方还真的谈论很久。最后,可能是话不投机吧,边关统帅又将两人送回去。谁知回到家后,张元无辜被当地县令打一顿板子。

西夏与宋朝大战

张元受不了这种侮辱,下决心投靠西夏。在好水川战役中,张元辅助元昊大败任福等人率领的宋军,宋军一万多战死人伤者不计其数。

看着满地的宋军尸体,张元在界上寺墙壁上题诗一首:“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以宋军的尸山血海来博取功名,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并在诗后题言讥讽韩琦,署名时写了一大串官衔:“(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

由于战功卓著,张元官至国相。之后力劝元昊扩大对宋战争,攻取陕西关中之地,进而东向中原,同时联络契丹,让其攻打河北诸路,让宋朝受到两面夹击,势必陷入困境乃至崩溃。1044年,西夏与契丹发生贺兰山之战,张元知道其理想无法实现,郁郁寡欢,不久就病逝。

那么,如何看待这两人的“叛国”行为呢?是汉族统治者有眼无珠、冷落英雄埋没人才了么?

要知道,和亲的公主嫁到匈奴,本身命运就难测;而公主的随从命运,只会比公主更惨。中行说不愿北上与匈奴为伍,也是人之常情。可这是皇帝的命令谁敢违抗? 因此,从中行说方面看,他觉得自己本身没有错。

而张元,临行前往西夏,路过项羽庙,“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

匈奴人

可见,张元不是毫无忠君爱国观念,只不过是极端罢了。他就认为自己的才能远高于庙堂上的那些无能之辈。只要还是这些人当政,他就永无出头之日。因此,他要寻找一切机会证明自己的优秀,甚至不惜叛宋投夏。

以上从个人角度出发,两人寻求更好的发展,也没什么好说的。

可是,如果认为他们是一个英雄,你也许真的没有头脑。大家想一下,他们在干那些伤害自己祖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给自己子孙留有退路呢?这与汉奸有什么区别?如吴三桂、秦桧、吴三桂之流,当时横行一时,享受荣华富贵,不过后世总是骂名千载。

明朝时的一位姓秦的官员,来西子湖畔凭吊岳飞很感慨:“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