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晋书·宣帝纪》载,司马懿还在做曹操的谋臣时,曹操就发现他颇有雄心壮志,对他极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心中便十分不快。起初曹操以为是马超一家便杀了马超的父亲。后来到了曹操晚年又梦到“三马同槽”,他才知道三马不是指马腾一家,后三马就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而“槽”谐音“曹”,“三马同槽”不正意味着司马氏要吃掉曹氏吗?曹操感到这是一个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来,对他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预我们的朝政家事。”但曹丕后来十分信任司马懿,并没有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后来,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马氏父子三人不但相继专嬗曹魏朝政,而且最终还灭掉了曹魏,建立了西晋。
其实“三马同槽”是同在他帐辅助他的意思。是曹操自己多心了。可是司马家族正是抓住这一预言似的话,为自己的家族篡位曹氏作为借口。
从中我们可知司马懿是多么老谋深算,他的儿孙辈也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对权术的驾驭更是一代胜一代,但到了晋惠帝司马衷却突变成了低能儿童。这不能不说是对唯血统论的一大打击。
刘聪攻陷长安后,司马衷这一支在战乱中更是接近灭绝,继承下来的是琅邪王司马觐的儿子司马睿,司马觐的爹司马伷,在三国演义里作为一支灭吴部队的指挥官出场。司马伷是司马懿的儿子,这样到第四代的司马睿,在晋朝皇族里已经是远的不能再远了。如不是“永嘉之乱”,司马睿再聪明能干,也不可能混上东晋的开国皇帝。
关于司马睿的身世,最著名的一说是据《魏书*列传第八十四》记载:当年司马懿没发迹前,曾请著名的星象家管辂为其占卜子孙的运势,管辂占卜出的结论是“牛继马后”。司马懿当时不明白怎么回事,后来当上了权倾朝野的大丞相,手下战将牛金功勋赫赫,引起司马懿的猜忌,认为牛将来会夺他的权力,就派人请他赴宴,用毒酒将牛金毒死。后来过了许多年,司马觐的府上雇佣了一名家丁也叫牛金,据说长相秀美,和司马觐的妃子夏侯氏勾搭成奸,生下了司马睿。此为“牛继马后”的来历。
从司马睿开始的东晋每一个皇帝都没有真正执行作为皇帝的权力,而由一到两个大臣代理。而且大臣的权力基本上都要受到其他官员的制约。依笔者看,这种君主不执权,重臣掌权且受到朝廷御律制约的政权模式,可以说成是中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如果和英国或日本的现行君主立宪政权来看,皇帝就是女王或天皇,权臣是首相,朝廷官员自然就是议员。
东晋掌权的大臣手中的权力一般是终身制,但不能世袭,凡是想世袭的必定会遭到来自朝廷的打击。比如拥兵造反的王敦,囚禁皇帝的祖约苏峻,自称皇帝的桓玄,都先后被来自朝廷的其他大臣所扑灭,而这些立功的大臣一般会取代原来权臣的地位,成为新的权臣。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大臣要想保住自己手的权力,就不得不对朝廷做出种种妥协或讨价还价,建立自己的势力圈子。即使是强大如桓温,睿智如谢安等也都有属于自己的政治圈子,但这常常形成一种毒瘤---大地主和大官僚阶级。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他们经常和朝廷扯皮搞斗争。在这种斗争下,也使得能当上大权臣的大臣都不太笨。回顾东晋一百年的历史,成为权臣的人无论是王敦、祖约、桓温、桓玄、刘裕等武人出身的,或王导、庾翼、谢安等文人出身的,或庾亮、褚裒、司马道子等面人出身的,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善于搞内斗。不会内斗的祖逖就被剔出权力圈。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但这种政治制度并不全是坏事,从小处来说使得东晋权力的接力棒始终处在流动的状态,充满活力,称职的官员一接近这个权力圈就被踢出去。这使得后来的王朝多次出现的宦官政治;在东晋从没出现奸臣政治。从大出说这也让东晋在北方游牧民族强大的武力压制下始终不倒下,还能经常组织多次有效或无效的反扑。对比后来的南宋,国力要比东晋强大的多,金和蒙古的实力与南宋的对比,也没有东晋和前秦的对比悬殊大。但南宋却早亡国而东晋却始终对北方处于攻势状态,而且是越后期东晋的战斗力就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