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东方之珠香港,有一座一座名为赤柱的神秘监狱历来被很多人讨论猜测。其实,1937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赤柱监狱,也就是原香港监狱,具有150年历史的历史,是香港最大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设防监狱,以关押重刑犯为主,防卫很严。
赤柱监狱启用时,已定位为高度设防监狱,共设1559间独立囚室,还有一所57个病床、6间隔离病房和2间装有垫料病房的监狱医院,另有有印刷等工场、厨房、职员宿舍等,配套设备相当完善。不过,政府由域多利监狱和荔枝角监狱转移囚犯至赤柱监狱后,赤柱监狱的收容额已达2215人,严重超出收容额,最终导致港府在1939年重开部分已关闭的域多利监狱,羁押候审犯人和等候上庭的疑犯,以纾缓过度挤迫的情况。
在赤柱监狱建成初期,其主要是承担着香港的所有死刑执行任务。以绞刑处决。死囚在行刑前,会被囚禁在称为“死囚仓”的6间牢房内。按照英国惯例,死刑会在判罪后第3个星期日后的星期二至星期五,早上8时许执行,而1957年起,一般在早上6时至7时30分进行,以免在日间引起其他囚犯恐慌。行刑前一周及前一天,狱方会两度在监狱监督现场监察下,预先测试绞刑架,以测试问吊绳索的承重力,由于刑具的活板门,开合时会发出巨响,政府在1951年购置胶垫以减噪音。
在香港废除死刑前,赤柱监狱储物室内长期存放3副棺木备用,以便安葬死囚。囚被处决后,会由当时的市政事务署安排殓葬,记录坟墓号码,埋葬后七年“执骨”,再行安葬及编配新的号码。所有死囚均安葬于惩教署管辖的赤柱死囚坟场,按照市政条例,7年后死刑犯的尸骨始交由死刑犯的家属处理,无人处理或认领的死刑犯尸骨,则会交由当时市政事务处移送到罗湖的沙岭公众坟场埋葬。然而,1947年至1949年间处决的日本战犯,不少行刑后会以海葬处理。
由1946年至1966年间,赤柱监狱共处决122名死囚,最后一次死刑于1966年11月16日,一名越南籍犯人因劫杀罪而处以死刑,尔后香港法例虽保留死刑,但实际已无执行,一直至1993年正式修例废除死刑,而赤柱监狱的死囚室和处决室也同时被拆除。
赤柱监狱前期的历史也是伴随香港死刑发展的历史。其在香港有着重要的影响。赤柱监狱作为香港具规模的监狱,经常在香港电影出现,但大部分场景均是厂景,或者在监狱大闸外,甚至其他惩教所门外取景,例如《神枪手》、《宝贝计划》、《Laughing Gor之潜罪犯》等电影,均有涉及赤柱监狱的情节。赤柱监狱闸口以外的场景,被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电影服务统筹科列为指定的电影拍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