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赞助《爸爸去哪儿》到《舌尖上的中国》,再到《极速前进》,英菲尼迪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略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公众知名度,再加上国产化的东风,英菲尼迪近几年的销量节节攀升,从2013年国产前的1.7万辆到2014年国产后的3万辆,同比增长76%,再到2015年的突破4万辆大关,似乎英菲尼迪在中国混得越来越好。
虽然英菲尼迪这几年的销量增长迅速,包括在2017年的前4个月,英菲尼迪创下历史新高地销售了13456辆新车,同比增长19%,在4月份,英菲尼迪在中国的销量为3415辆,同比增长高达105%,但是,这些表面的“繁荣”也很难掩盖英菲尼迪在中国的尴尬地位,实际上,英菲尼迪在中国混得并不算成功。为何这样说,疆哥给你一一道来。
看大盘,英菲尼迪的增长变“下降”
在中国,BBA的地位无可撼动,很多豪华品牌都在第二豪华阵营的阵地中厮杀。从2017年的前4个月销量排行来看,在第二豪华阵营中,凯迪拉克稳居第一,捷豹路虎和雷克萨斯互相缠斗,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沃尔沃排在第四,而林肯则超越了英菲尼迪排在第五,而英菲尼迪的销量只是高于讴歌和DS,排在第六位。
放眼中国二线豪华车市场,随着各大豪华品牌的大力投入,大部分的豪华品牌都开始高速增长。作为美系豪华品牌,凯迪拉克凭借着XT5、CT6等重磅车型的国产,实现92.5%的同比增长;沃尔沃也延续了第一季度的增长趋势,稳中有进,拥有23.6%的同比增长;而超越了英菲尼迪的林肯,则凭借着MKC、KMZ以及全新大陆Continental的持续热销,实现了108%的同比增长;排在英菲尼迪后面的讴歌,也因为第一款国产SUV的投产,同比增长达到404.5%;而英菲尼迪,虽然在前4个月的销量创下在华的历史新高,实现同比19%的增长,但这是建立在2016年4月英菲尼迪销量“崩崖式”的前提下,实际上,在第一季度英菲尼迪仅仅只有4.5%的同比增长,更何况,19%的同比增长也只是高于捷豹路虎和DS,所以英菲尼迪的增长速度根本就赶不上二线豪华品牌的增长速度,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比起大盘的上涨,英菲尼迪的增长反而变成了“下降”。
产品力薄弱,增长点不足
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国产车型占据了六成,但是截至目前为止,英菲尼迪仅有Q50L和QX50两款车型,产品力十分薄弱。老旧的QX50迟迟没有换代,竞争力明显下降,销量低迷。而Q50L作为B级车,从产品力而言,对比凯迪拉克ATS-L,动力性能与性价比都比不上,而与雷克萨斯IS相比,豪华感又欠缺。相比于沃尔沃S60L,可供选择的动力组合不多。没有新的车型国产,旧车型又没有换代,英菲尼迪在未来的增长点实在不足。
在进口车方面,2016年上市的ESQ因为太有“个性”而销量惨淡。同在今年上市的双门轿跑Q60,在外观方面非常有竞争力,富有个性而又张弛有度,价格也下调了,但是对比野马、科迈罗和奥迪S3,其动力性能则逊色不少,而对比奔驰C Couple,其性价比又不足,其局势并不明朗。
市场反应过慢
在中国SUV大爆发的时间段,在豪华品牌纷纷进入紧凑型SUV市场时,英菲尼迪并未秉雷霆之势而下,却将紧凑型SUV-QX30L的上市时间一拖再拖,直到2018年才上市,而早前新增四款车的计划暂时也没有兑现,导致英菲尼迪的产品力羸弱,这就体现出英菲尼迪对于市场的反应过慢,容易错失时机。或许,这与2016年英菲尼迪更换了领导班子,需要一定的时间先去稳住团队和经销商网络有关。但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抓住市场的机遇,才有发展的可能。
想要逆袭,还得继续给力
总体来说,虽然暂时英菲尼迪在中国混得不太成功,但是现在英菲尼迪还是处于一个不错的态势之中,在2017年第一季度创下销量新高后,英菲尼迪又发布了“挑战者”的品牌战略,并在北京三里屯设立了品牌体验中心,或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英菲尼迪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但在疆哥看来,英菲尼迪在继续做好体验式营销,确定品牌新定位后,就应该发布一款适合市场的又具有影响力的国产产品,来增强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并且也为自己的品牌继续造势。总的来说,想要逆袭,就还得继续给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