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为提高知名度制作勒索病毒被捕

据日媒报道称,日本大阪府高槻市一名十四岁初中男生因涉嫌制作加密电脑数据以索取赎金的“勒索病毒”而被警方逮捕。

根据警方介绍,这是日本首次因为制作勒索软件嫌疑而被立案,该男生利用多个免费的加密软件,自行改造成了勒索病毒软件,并将这一病毒软件上传到海外的网站上,通过SNS诱导他人下载,而下载到病毒软件的人可以对部分程序进行改写,就能做出可以感染第三方电脑的病毒!

被这样的病毒感染后,受害者的电脑则会出现数据无法读取或者打开的情况,还会出现索要电子货币作为赎金的日语勒索界面。

该男生已经承认了嫌疑,称自己制作勒索病毒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据日本警方的报告显示,目前暂时未发现有钱财受损的情况,不过该病毒已经被下载了100多次了,日本警方正在推进确认工作。

其实,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笔者对于该男生的脑子之聪颖还是比较欣赏的,但对于这样的行为笔者还是持有批判和反对意见的。

作为互联网业内人士,尤其是在站长圈子里,笔者见到的能够独立搭建网站的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简直多如牛毛,尤其是在博客这个细分圈子里,更是能够看到玩博客的小学生们,对于代码的认知比我们这些已经步入社会的人来说有时候还要更深。

笔者曾经不止一次的感触过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事实上,这也是科技高速发展的和互联网日渐普及彰显出来的一个现实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我们有比较将这一问题进行辩证的看待!

首先,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正面影响

案例中的这位男生能够利用多个免费的加密软件,通过改造就能制作出勒索病毒软件,其威力不比一般的勒索病毒差,也就说明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随着计算机技术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必备,人们对于软件开发、代码识别等本属行业内人士才能玩转的东西也能轻松上手。

在这里,笔者想到了前一段时间苹果公司已经为高中和社区大学学生免费提供了一个名为“Swift应用开发”的免费应用程序开发课程,并指出编码对于个人和整个美国经济的影响,这里不得不佩服一下苹果方面的睿智和先见之明。

其次,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

我们也能看出,这一初中生可以随便找些免费的加密软件,改造后就制作出了勒索病毒,也能说明互联网的开放性能够为不法分子提供诸多的便利,诚然互联网本身的开放性是为了让人们的知识共享出来,达到人有我有,1+1=3的效果,但在这个人人平等的时代,你能看到的资料我也能看到!

不过,这样的一种境地是无法改变的,坏人不可能在自己的脑门上写上“我是坏人”这样的字样,互联网除了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也能够成为某一部分人非法获利的工具!

最后,普法行动应该更深入到更低年龄段

笔者前一段时间在工作闲余去公园玩的时候,恰逢小学生端午游园活动,一些小学生过来拉着笔者去签了名,这一活动中包含了“远离烟草、远离毒品”的主题,作为已经戒烟一年多的人来是笔者自然十分愿意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当然,也能看得出我国的普法行动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虽然并不是本案例中提到的计算机犯罪,但毒品等问题依旧也是未来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而在本案例中,这一日本的初中生在谈到自己的犯罪动机的时候仅仅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可见对这样的行为其本人并不知道是犯罪行为,由此可见,部分人群对于法律意识还是比较缺失的!

其实,回过头来看,可能笔者对于这一案例解读的比较深了,但在笔者看来,尤其是第二条和第三条解读确实不容忽视,尽管互联网有公开性,但普法行动应该从小做起!

原创声明:本文(不含图片)由文栋说自媒体网站原创,享有独立版权,如需转载敬请带上本段版权,本站对一切转载不保留版权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