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通过什么途径,药物都会进入到我们的身体内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每种药物都有它特定的药理机制,那么当药物进入到身体后,是怎么和疾病发生对抗,最终战胜疾病,使我的身体得以康复的呢?但是对于所有的药物而言,他们作用于身体都存在着共同的过程。我们就来把这些过程梳理一下:
药物的基本功效
不论是何种药物,它们的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那就是兴奋和抑制。所谓的兴奋是指凡能够使机体的生理功能或生化代谢的作用有所增强的作用。比如肾上腺素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继而挽救生命。格列苯脲则可以促进胰岛素B细胞释放胰岛素,加快糖代谢的作用,发挥降低药物的作用。
相反,凡是使机体的生理功能或生化代谢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比如阿托品、6542等可以使胃肠蠕动减慢,继而治疗胃绞痛。甲硫咪唑抑制过氧化酶,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治疗甲亢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中可以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所谓的是药三分毒,也是这个道理。所以通过用药,可以使紊乱的身体机制恢复到正常水平,起到调节作用。
药物的作用方式有哪些?
第一种是局部作用和稀吸收作用。比如我们常用的一些软膏,通过涂在病变表面,使药物发挥作用。还有抗酸药物可以作用于胃粘膜的表面,起到中和酸作用。有些药物放置于表面后,可以通过粘膜和皮肤的吸收,经由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组织,发挥全身作用。所以,能够被吸收的药物可能当药物过量时产生毒副作用。而某些不易被吸收的药物,则产生局部作用。比如口服硫酸镁可以起到导泻的作用。
此外,药物可以有直接作用,也可以有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强大,有可能在局部使用额药物可以到达全身,继而通过机体的内部调节,引起其他组织和器官机能产生改变。这也是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的由来。
药物的作用是有所选择的
大多数药物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只对某些组织和器官起到明显作用,而对起亚组织和器官的作用很小或者无用,这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比如强心的药物对心肌有作用,但是对骨骼肌没有作用。治疗结核的药物对结核杆菌有作用,但对其他菌无作用。
使药物具有选择性作用的原因有:药物和组织的亲和力不同,不同器官的药物分布浓度不同;组织和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所以选择性高的药物,临床应用的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少。而选择低的药物,应用范围广,但不良反应多。
所以,通过以上的方式和特征,药物就可以到达病变处,针对病因和患者的症状进行治疗。一种是对因治疗,即消除疾病的病因,彻底治愈疾病,谓之“治本”,比如杀菌药物等。一种是对症治疗,即“治标”,比如退热药,镇痛药等。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