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扶不起的阿斗, 还是阿斗扶不起蜀汉?

扶不起的阿斗出自三国演义,主要是取笑乐不思蜀的阿斗,阿斗是三国时期蜀国第二任君主刘禅的乳名,传说他的母亲甘夫人夜梦仰吞北斗而命名。公元223年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史称刘后主,领导蜀国41年。三国演义描述阿斗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王佐之才也没有办法帮他重振汉室。及后蜀中贤臣良将先后去世,刘禅任由宦官黄浩撤掉栈道守军,致使后来邓艾能成功绕过剑阁偷袭成都;在得悉邓艾来犯时,阿斗又沉迷巫术,没有及时组织防御。等邓艾兵临城下,虽然城中尚有一万军士,却又不战自降,使蜀汉江山落入司马昭手中。

阿斗投降后,被安置在魏国的京城许昌居住,受封为安乐公。

有一天,大将军司马昭宴请刘禅,酒过半巡,司马昭突然对刘禅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我今天特别为你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蜀乐幽幽奏起,看过故国的歌舞,刘禅身旁的遗臣们都暗自饮泣。然而唯独刘禅依然谈笑自若,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司马昭仔细观察了刘禅,问道:「你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回答说:「这里有歌舞美酒之乐,我不想回西蜀了!」(此间乐,不思蜀)蜀遗臣郄正听到后,偷偷教刘禅说先人的墓远在西蜀,每天都会想念,觉得很悲伤,希望司马昭会因此放他们君臣回去。于是刘禅便在司马昭面前重复了念了一遍,司马昭问道:「怎么我听上去这话像是郄正所说?」刘禅马上很爽快地承认了。他的率直把司马昭的左右逗得哈哈大笑。那么刘禅最后是怎么死的?其实刘禅自此无灾无病,直到65岁才寿终正寝。

后来,人们便用 「 扶不起的阿斗 」 来形容一些懦弱无能,始终无法被扶持成才的人。

作为君主的刘禅真的是一无是处?

三国演义的读者读到这里,一般无不拍案顿足,指责刘禅太无能太败家,居然把刘备和一众文武用毕生精力打造的蜀汉王朝拱手相让。在刘禅41年漫长的政治生涯中,先有鞠躬尽瘁的王佐之材诸葛亮,后有费袆、蒋琬、姜维等贤臣辅佐,很多人把蜀汉的成功归功于这些贤臣良将上,又把蜀汉的失败归咎于扶不起的阿斗。只是,作为君主的刘禅真的是一无是处 ?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呢?

扶不起的阿斗也有卓越的政治能力

刘备在刘禅小时候便很重视对他的教育,除了让诸葛亮手抄《六韬》与《申》、《韩》、《管子》等著作给刘禅当教材;又让刘禅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并且让刘禅学习射术。可见刘禅是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

《三国志》作者陈寿这样评论刘禅: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说阿斗就像白色的丝绢一样没有颜色,就要看是被什么样的染料染成什么样的颜色了。),信矣哉!礼,国君继体,逾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着矣。

前期的刘禅,还能算是称职,对相父诸葛亮言听计从。这种君臣合作,至少保证了蜀汉内部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权力斗争。在诸葛亮连番北伐的时候,也只是婉转地劝诸葛亮说:「 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基本上,刘禅还是全力支持自己的相父。而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一方面沿用诸葛亮的旧制,另一方面废丞相一职,由费祎任尚书令和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政务,又以蒋琬出任大司马主管政务、兼管军事。这样两人的权力便相互牵制,刘禅也就成功地将丞相的大权一分为二,防止臣下的权力凌驾自己。后来蒋琬去世后,刘禅甚至中央集权,独揽所有的军政决定权。就如同易中天所说,这不像是弱者的行为。即使这些是另有高人在背后指点,刘禅毕竟还是能成功地执行了这些计划,由此可见,他也不完全是个白痴儿,还是有相当的智慧和政治手腕。

承袭父风的仁德和对人和的掌握

刘禅待人也是挺宽容的。魏延造反被杀,刘禅也只是说:「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来刘禅生活糜烂,周谯和老臣董允上书劝柬,刘禅也只是表示无可奈何,而没有迁怒忠臣。不要说邻居的东吴孙皓了,就是如唐太宗般的明君,也有想杀死魏征的时候。刘禅在善待臣下方面,在历代君王来说算是不错了。

此外,夏侯霸来降后,刘禅看出来他心里还是有父亲夏侯渊被蜀将黄忠斩杀的一根刺,于是先以一句「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免责,然后故作亲近指着自己的儿子说: 「这也是夏侯家的血脉啊!」原来刘禅的皇后是张氏,张氏是张飞的女儿,而她的母亲是张飞枪回来的夏侯氏,乃夏侯渊堂妹。这样和夏侯霸曲线认亲,一笑泯恩仇,一方面说明刘禅对降将的关怀和大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掌握人心的能力。

后来邓艾兵临城下,刘禅选择不战而降。这既可以说是懦弱的表现,但细想一下,姜维都失守汉中了,蜀汉大势已去,这时候背城一战是否值得?至少刘禅自己也说了,不想蜀民因为自己而遭受战火折磨,而蜀民也对此表示感谢。

再看看后来为人诟病的乐不思蜀。当时的对手是司马昭,久居许昌的刘禅,肯定已经听过违抗司马氏的人是什么下场了。司马昭的提问,也绝对不是单纯的关心,可以说是在刺探刘禅的心意。在那种情况下,即使是引起司马昭的一丝的怀疑,不但自己会身首异处,还会殃及臣下。从前孙膑为了保命,不也是在狱中吃粪卖傻么?不管是真心还是深谋,刘禅的乐不思蜀,在蜀汉完全没有翻身机会的前提下,确实是保障了自己和遗臣们的安全。

刘禅的过失 – 后人也不宜把刘禅设想为大贤

当然,如果由此推断刘禅像一个高人般一直深藏不露,引导天下一统,可能是稍嫌过火了。毕竟宠信黄皓疏于朝政是事实;不管客观环境怎样恶劣,迷信巫术逃避现实是不智;没有处理好姜维、费祎、黄皓等人之间的矛盾,致使蜀汉国力衰退,是他的不周。至少在现有的史料前,他确实有不少不善之处。

尽管他可能不是一个睿智的君主,面对弱小的蜀汉,他未能扭转乾坤;不过作为一个亡国君,虽然不至于有英烈气节,倒也不算是最糟糕的一个。在位的41年里,起码没有酒池玉林、血流成河。可能还是陈寿的评语比较客观,说阿斗就像白色的丝绢一样没有颜色,就要看是被什么样的染料染成什么样的颜色了。看倌切勿忘记,时光倒流五十年,先帝和曹公煮酒论英雄时,又何尝不是为了明哲保身,来了句: 「 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