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没有经历高考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古人又云:人丑就要多读书
可是今年的高考有些不对味儿了
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
高考就是世界对他们深深的恶意
是一条
别人走了,你不敢不走的唯一道路
不过
年轻人的想法远远无法简单概括
毕竟还有那么些人是看不到读书意义的
他们骨子里埋藏着天生的不羁野性
而在他们意识深处
也有世俗的标识:
他们认为金钱才是万能的人生解药
“假如财富使人愚昧,那么我愿意做一个愚昧至极的人”
而就在这个价值缺失的年代里
固有的高考梦想变成了摆设
往日高歌的“知识使人进步”“名校造就名人”的因果论正在面临崩坏
取而代之的是“物质至上”和“自我赋能”
就“物质至上”而言
贬义是指“金钱至上”
正面是指:新青年不再认为学习是单纯地懂得,而是行动并创造可见的当下
就“自我赋能”而言
贬义是指“自我中心”
正面是指:摒弃平台与文凭的主导地位,找寻自我实现的价值依存
如果网红是一种成功
那么状元的成功便将褪色
一个自媒体大V可能比一个重点文凭更有价值
无论是财富价值还是社会价值
都无法超越
因此
高考不再是一个必答题
而是一道选做题
曾经
大学门外是落榜生,门内是优等生
现在
门内门外都是学生
只是需要学习的东西发生了改变
他们的问题
不是能不能被大学选择
而是要不要选择大学
选择在大学,便接受了大学知识
选择不在大学,则接受了社会知识
大学如同它敞开的大门
本来就是与社会合一的
只是跃龙门的鱼儿太多了
无奈只好在门口拉一张考试的大网
进行一刀切的冷酷筛选
因而把创造力强的人排除在外
把记忆力强的人纳入怀抱
其实《最强大脑》里大部分都关于记忆
而人的记忆永远滞后于机器
殊不知
大脑最擅长的创造活动
却不被重视
这简直是缘木求鱼的中国悲哀
另外
知识并不独处于象牙塔和藏书阁
知识也~~
不是读不读书可以获得的
不是高不高考可以判断的
不是大不大学可以衡量的
不是毕不毕业可以带走的
正如《秒懂软知识》的理念一样
我们不把知识作为敲门砖和垫脚石
知识应该成为人们思维和行动的一颗颗脑细胞
在它们逐渐累积联合增长的同时
赋予我们独特的大脑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