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主要靠什么攻破?影剧里的方式纯属误导扯蛋

城垣攻防战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作战方式之一,而汉民族又是一个对修墙相当情有独钟的民族,因此古代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免不了涉及到城垣攻防战的场面。那么在中国的影视剧里的城垣防御战形态大体符合历史事实吗?(与前一篇文章遵循同样的原则,“飞檐走壁”的剧仍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古城墙

中国的历史题材影视剧自然也有一些比较走心比较严肃的制作,但是大部分还是错误比较多,其中涉及到攻城最常见的就是“搭梯子上城”了。两排士兵抬着一把直直的竹木梯组成一个方阵,无数个这样的方阵就对着城墙发起了冲锋。他们冲到城下搭上梯子就开始爬,最神奇的是居然真的就爬上去了……

也许在西周你还能用这种方法攻城,从春秋开始还有人这么搭着个普通的梯子就想攻城,基本可以鉴定为脑残了。

云梯确实是攻城时最主要的工具,但是真心不长成影视剧里那样,它是一种非常有设计感的技术装备,影视剧里那种梯子用来修路灯还差不多,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就是修路灯基本也不用那种梯子了。

冷兵器时代的城垣攻防战中,进攻方损失往往远超过防守方,在“接城”过程中损失最为惨重。

所谓“接城”就是指攻方从进入防守方射程到靠近城墙前的这一段尴尬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攻方几乎完全被动挨打,城墙上的守军会在城垛的掩护下发射弓弩、巨石,给攻方极大的杀伤,而攻方只能用最快的速接近城墙,可以说这个距离完全是用人命在铺路。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士兵抬着影视剧里那种笨重的直梯前进,速度慢不说还占用了一只手,根本没法有效防护,基本就成活靶子了。

古人“接城”往往是在“盾车”、“冲车”、等器具的掩护下,至少也要组成严密的盾牌阵。

而且影视剧里那种梯子即便冲到城墙下要立起来也很费力,立一把那么长的梯子是一个非常费力的费力杠杆儿,即便立起来了守城士兵也会立刻用“撞杆”把梯子撞开。

▲古装剧攻城。

中国冷兵器时代使用的“云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大型攻城器械,相传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发明的。大家应该都学过一个《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里面的“公输盘”一般认为就是鲁班。关于他的传说神乎其神,甚至说他发明的木头人能够行走。

“行业神”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各行各业都要认一位“祖师爷”,这位鲁班就是木匠的祖师爷。

有一个成语叫“班门弄斧”,意思就是在鲁班门前玩斧子,自不量力,跟俗语“关公门前耍大刀”意思相同。

鲁班的水平在春秋时代至少相当于中科院院士了,他发明出来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是是那种修路灯的梯子呢?

▲云梯车。

值得强调的是,云梯的发展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设计逐渐优化,到宋代基本定型,它肯定不是完全由某一个人发明的,而是集合了历代工匠的集体智慧逐渐发展而来的。

春秋战国之交,人们开始在梯子下安装三角架并安装两个木轮,这便是云梯的雏形。加装木轮后大大加快了推进速度,也节省了人力。

到隋唐时期,筑城技术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

在此之前城墙多为夯土结构,即在两块木板间填满黄土后夯实,今天还有一些农村用这种方式修筑院墙。

随着技术的进步,黄土逐渐被三合土加取代成为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工匠们还在配置三合土时加入糯米汁来增加粘性,并在夯土时以木棍、柳条作为骨架,起到类似今天钢筋的作用,使城墙更加坚固。

现存很多夯土城墙遗址上都会有分布均匀的孔洞,这就是当年“木质骨架”的痕迹,是千百年后墙体里面的树枝腐烂后所形成的。

到隋唐时期人们开始在夯土城墙外面包一层砖砌城墙,这使得城墙更加坚固,更重要的是使增加城墙的高度成为可能。

顺便一提秦长城就是夯土结构的,我们今天存留下来的砖砌长城大多是明长城。

为了应对城墙的增高,攻城云梯的技术也得到相应的改进。

从唐代开始,为了增加云梯的高度开始在主梯上增加一个可折叠的“副梯”。副梯和主梯之间安装有滑轮组,士兵只要垂直向下拉动绳索就可以将副梯展开,解决了前面说的“费力杠杆”的问题。

副梯前端装有铁钩,展开后可勾住城垛,防止守城士兵用撞杆撞开云梯。

随着云梯车体的增大,车轮增加到六个,主体部分还加装了车厢以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木幔。

此外还出现了配合云梯使用的“木幔”,这是一种巨型盾牌,悬挂在长杆上,底部也安装有车轮,攻城时用长杆和绳索将巨盾悬挂在云梯顶端抵挡箭矢和雷石。

到了明代,用来强行登城的器械设计更加巧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吕公车”。

“吕公车”是一种攻城塔楼,在《明史》和《武备志》中都有记载。

它与城墙齐高,可以藏兵,下有木轮,内设楼梯,四周覆盖牛皮箭矢难以射穿,有时为了防火还在外面覆盖一层浸湿的毡毯。

推进到城墙下后城下士兵可源源不断地冲上城墙。

这种巨大的攻城器械除了使用效果好以外还能对敌方产生巨大的心理震慑,可称是登城器械的集大成者,但是也有建造耗时、移动缓慢的缺点。

▲吕公车。

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占据有利地形的一方具有绝对优势。

“守城以伤敌为上”大量消灭攻方的有生力量是守城的关键课题。因此守城一方往往会在城墙上配有很多杀伤性武器,即便在登城器械上动再多心思也还是改变不了进攻方的劣势地位。

因此除了强行攀登城墙外,古人还有很多可以减小损失的破城方法。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穴地攻城”,也就是挖掘地道。

守城一方很难知道攻方挖了多少隧道,最终会从哪挖通,因此防御起来非常困难。为了防御穴地攻城,守城一方往往会在城墙下埋入巨大的水缸,放大掘地的声音,判断敌人的挖掘路线。

晚清时,湘军围攻太平天国天京(今南京市)时,太平军就曾经征用民夫在城墙下埋了好多水缸,这些民夫不知道水缸是干什么用的,以为是装财宝的。民国建立以后有一个当年埋过水缸的民夫就带着孙中山去挖宝,结果挖出来一堆空水缸。

除了“穴地攻城”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挖城”,虽然都是土工作业但是和“穴地攻城”的目的是不一样,它是为了挖掘墙基从而破坏城墙打开缺口。

“挖城”一般会在“冲车”等器械的掩护下进行,“冲车”是一种行走的木屋,为木质或者皮质,顶部是人字形的屋顶,车体安装有木轮,没有底盘。冲锋的时候士兵们站在屋内推车,可防护箭矢和雷石,推行到城墙下后士兵们就在它的掩护下挖掘墙基以破坏城墙打开缺口。

此外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方式就是堆土攻城,用“填壕车”装载沙土袋靠近城墙,逐渐堆出数条蹬城的斜面。

▲城墙。

虽然中国古代人命“不值钱”,但是冷兵器时代人数是战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攻方绝不可能像很多影视剧里描述的那样,没有任何防护地冲向城墙。

《孙子兵法》中有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强行攻城在冷兵器时代真的是一种下下策,回顾历史大家就会发现大部分的城池还是智取的。

要么引水灌城,要么围困城池断绝粮草,要么在水源里下毒,或者派细作里应外合……

蒙古大军还发明了用抛石器向城内投掷感染瘟疫的尸体以传播瘟疫的破城方法。

冷兵器时代的城垣攻防战是一种防守方占有绝对优势的战争形式,攻下一座城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正是因为人员损失太大,往往会积攒起难以消解的仇恨,所以历史上城破之后进行屠城的例子不胜枚举。

城垣防御战这种古老的战争形式延续了数千年,最终火器时代的到来彻底终结了这种战争形式,火器时代城墙不再具有任何防御价值。

城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一个重要城市是没有城墙的。

拉丁语系里“城市”的词源往往来自“聚落”是从聚居地的意思发展而来的。

在中国“城”这个字就是“土”字旁,“城池”,就是用城墙和护城河指代一个聚落。

不同于西方,中国城市从诞生之初就是防御功能、政治功能占第一位,贸易功能成为中国城市的主要功能,那是在宋朝以后了。所以中国人对于“修墙”情有独钟,其中最“伟大的墙”就是万里长城。

▲长城。

城垣攻防战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战争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作战模式,运用的“技术装备”最多,远不止今天提到的这些。

抛开战争的残酷性,单从军事技术角度看,中国古代的城市攻防战在场面精彩程度上丝毫不逊色于好莱坞大片里展现的欧洲古代战争,只不过我们的影视作品还不具备再现这种史诗级战争场面的能力。(当然中国电影缺的不是投资,技术不够可以请国外团队,只不过中国电影的高预算最后都用来请“流量明星”了)

无奈很多人的历史知识就来源于影视剧,因此也有人在网上讨论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像西方那样设计巧妙的大型器械,其实这就冤枉了祖先的智商了。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林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