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2万湘军?因为曾国藩这样训练

湘军,是指清朝后期咸丰、同治时期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为领袖的军队。但在湘军解体之前,其实并不正式使用“湘军”名号,这一名号的正式、广泛使用,是在湘军已经解体之后。

湘军起源于江忠源。江忠源是湖南新宁县举人,早在1847年起,就已经组织团练镇压雷再浩、李沅发、赵金龙等叛乱。1852年,太平军出广西,进湘鄂,所向披靡,清廷深感绿营和八旗兵已不足用,便饬令各省举办团练,以助“攻剿”。

江忠源即组织了500人队伍赴广西参加镇压,江忠源这支队伍称楚勇。也就是后来被叫做湘军的军事系统,在其最初起源时叫做楚勇。

1853年1月21日,因母丧回湖南湘乡守制的礼部右侍郎曾国藩奉命帮同湖南巡抚张亮基督办湖南团练。后来,曾国藩认为团练不足恃,决定组建一种新的军队,这就是“湘军”。

首先追随曾国藩组织起团练的人是他门生罗泽南。罗泽南部称湘乡勇、湘勇,后来罗泽南战死,所部由李续宾指挥,但另外由王鑫指挥的部分不愿意服从曾国藩,称为老湘勇、老湘营。

不过,曾国藩组建团练之初,长沙城内同时驻扎着两种部队:绿营与团练,“兵”与“勇”时生摩擦,提督鲍起豹等人又从中挑拨,双方愈来愈形同水火,以至发生械斗。曾国藩只得委曲求全,他“痛恨军营习气,武弁自守备以上,无一人不丧尽天良”。

咸丰三年(1853)六月,曾国藩与绿营彻底决裂,出走衡阳。曾国藩在衡阳巧妙地“改弦更张”,完成了“别树一帜”的转变。这是曾国藩战略眼光的第一次表露,也是他兵制改革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清朝的“八旗”、“绿营”兵是父子兄弟相承袭,曾国藩组建湘军时将这种世兵制改变成招募制,他声称:只有“决不用营兵,不用镇将”,才能“扫除陈迹,特开生面,赤地新立。”

“兵为将有”。这是湘军最大的特点。曾国藩把由朝廷直接控制、指挥的国家经兵制,改变成由地方督抚和将领直接控制的军队,成为清朝兵制的一大变革。湘军形成了谁招募便服从谁的传统,各营独立,彼此不相统属,每营只服从营官一人,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湘军建军标准是:“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

在武器装备上,湘军不仅向外国采购洋枪洋炮,还自设船厂,仿造新式武器。

变革军队编制。湘军大体上仿照明朝戚继光的营制,以营为基本单位,直接受“大帅”统辖(后增设统领,各统率若干营)。每营编营官一、哨官四、勇丁五百人,另配长夫一百八十人,合计每营六百八十五人。每哨设八队,火器队与刀矛队各半。火器主要有抬枪、鸟枪。全营有劈山炮队二,直隶于营官。湘军水师筹组的时间略晚于陆师。水师每营编快蟹船一、长龙船十、舢板船十,共二十一只,员额为四百四十七人(1856年后,改制如下:裁快蟹船,长龙船减为八艘,舢板船增为二十二艘,全营共有船三十艘(每船炮位如旧),员额增至五百三十二人)。每只长龙船安炮七门,舢板船安炮四门,均为六百斤至千斤的洋炮。各船还配有火枪、刀矛,以备近战。此外,湘军还设有营务处和粮台,分别管理全军的军务与后勤。

咸丰三年(1853)九月,曾国藩在衡阳筹建水师。第二年水师成军,共10营5000人,拥有大小船只400余艘,统领彭玉麟。实现了他与太平军作战进行水陆联合的战略意图。曾国藩在衡阳的水师训练基地筷子州、水师统领彭玉麟。

1854年夏,出省作战。以后几年间与太平军在湖北、江西的沿江地区争夺。1858年5月,其精锐李续宾部即深入皖中,气势很盛。至11月间,李续宾及所部6000余人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三河之役被太平军歼灭,锐气顿减。1860年,曾国藩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后,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号令统一,筹饷较易,湘军势力大为扩充,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清军主力。1861年同治皇帝继位,曾国藩占领安庆后,开始使用“湘军”一词。次年(同治元年)春,曾国藩再以曾国荃率湘军主力沿江进逼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以左宗棠部及李鸿章新募淮军进攻江浙其他地区。

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后,声势愈大。曾国藩为避免清廷的疑虑,又因湘军暮气日深 ,大量裁撤直系部队,其支系仍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 、江苏等地镇压捻军。满清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于湘军。曾国藩同时又借助了安徽本土力量,发展了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

湘军不但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了清廷与各地其他起义军的作战,挽救了清王朝,而且使兵权落入汉族,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