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让梨的孔融,长大后怎么了?「礼让」神童对爸妈的真实心声

小时候大家都背过三字经,里面那句「融四岁,能让梨」肯定人人朗朗上口,结果一个被神格化的幼儿,祸害千百年,成了佳话美谈也罢,一不小心还被盲目大众信奉为家庭教养的圭臬。

全班哄堂大笑,老师气呼呼大喊:「安静!安静!妳不要捣蛋,这个故事是要你们学会礼让,要兄友弟恭!」

将「强迫礼让」这种蛮横行为合理化,日后势必付出代价

「身为哥哥姊姊怎么那么不懂事?为什么不让弟弟妹妹?」

「你不是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干嘛还跟哥哥姊姊抢?」

这一类的伦理勒索想必你我都不陌生,很多人小时候最痛恨爸妈这般这般,没想到长大以后却又继续对着自己的孩子这般这般,在「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儒家洗脑之下,展开了只讲伦理不见道理的恶循环。

摸着良心说,当家里的孩子们为了争夺某件事物吵闹不休时,还真是烦死人了,哪个爸妈不希望其中一人能赶快「让一让」?无论是大让小还是小让大,反正只要有人肯让,这场恼人的纷争就结束了,大人的耳根子也马上清静了。

但理想性往往是一种妄念,若只贪图方便管理,硬将「强迫礼让」这种蛮横的行为合理化,日后势必是要付出代价的。

长期受让的孩子,长大以后嚣张跋扈也是刚好而已,而长期被迫让出的孩子更危险,他将毫无选择的成为一个懦弱无能的滥好人,或是在过度不满的压抑中崩溃,来个人格异常大反扑,这一类的社会事件从没少过。

从你透过勒索的语言胁迫孩子礼让的那一刻起,「礼让」里的「礼」字,就已彻底失去价值了。

迷路和dd两兄弟的日常相处之中,老木从不采用「礼让」这样的概念,我们向来只提「分享」;老木深切有感,「礼让」是来自礼教的约束,而「分享」才是发自内在的善念。

4岁让梨的孔融,其实对爸妈充满怨言

故事再度回到4岁让梨的孔融,这位充满美德的幼童长大以后发展如何呢?在断章取义了千百年之后,其实的真实结局是这样的。

后来孔融曾写过一段这样的文叙:「父子无亲,情欲发耳,子母无情,物出瓶离。」译成白话文本意为:父亲对子女没有情感,只是把孩子视为满足虚荣心的欲望而已;母亲对孩子没有爱,只像是把瓶子里的水倒出来一样,不痛不痒。

另一段文字之中,孔融甚至表述了「如果父亲行为不妥,闹饥荒时宁可将食物分送给路人甲,也不给父亲食用」的概念。

日后,曹操因为难忍孔融乖张自大、目中无人的个性,紧咬相关文载,并扣上「不孝」罪名将其诛杀,想当然尔,在权力的暗黑角力之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孔融未必真如曹操形塑的那般恶,但显而易见的是,孔爸、孔妈确实令孔融经历了某种不美好的亲子关系,字里行间都是心碎。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故事的前半段享誉华人世界,事实上却不如乏人知晓的后半段来得醒世。

老木深信我们的孩子个个都比孔融可爱多了,起码他们天真一路,他们的美善也不会只停留在4岁的那一年,就算12岁的葛哥和8岁的dd经常为了吃棒冰吵架,也仍旧可爱。

其实孔融很累,大家都忘了他只是个4岁的孩子,也愿千百年后的我们不做孔爸、孔妈,不以僵化的礼教,喂养出受伤的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