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第一谋士——张宾

如果有一天,你被你的家人或亲戚排挤,将你逐出家门的时候,你会选择在门外始终守候,还是另谋生路呢?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问题,不管怎么选,你都会面临众叛亲离!

而问题的关键是:家人为什么会将你逐出家门!

西晋名士张宾就面临着这个问题。

后赵第一谋士张宾

他的家境其实还挺不错,父亲是中山太守,汉族人,自己从小就受着优良的教育,其志堪比诸葛武侯。他曾经对兄弟夸下海口:“如果我能遇到汉高祖,我就能做张子房(“谋圣”张良)”。

汉初第一谋士张良

可是张宾生不逢时,他所处的年代刚好赶上西晋门阀制度最为严重的时候,就连他父亲这样的人,也没能保他青云直上。反而被门阀排挤,郁郁不得其志。我想,这可能是张宾对当今朝廷不满的导火索吧。

紧跟着,西晋发生“八王之乱”,司马家好勇斗狠的天性让张宾对这个国家彻底绝望。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前程。

八王之乱简介

刚好在这个时候,前赵政权的羯族人石勒正在大力发展专门网罗人才的“君子营”。虽然石勒是羯人,但是他非常仰慕中原文化。他在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后(他手下有十八员大将,疑似“燕云十八骑”),又开始着手对军队的素质提升。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只能是流氓军队,乌合之众,要常胜不败,只有提升战略、战术,打造一支多谋善战、军纪严明的部队。这就是石勒建立“君子营”的初衷。

通过对石勒的观察了解,张宾毅然加入了石勒麾下。这是影响他一辈子的一次决定,也是影响“五胡十六国”走向的一次重要决定。

唐初功臣房玄龄曾赞美张宾:“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我觉得此评价一点都不为过。

张宾在以后石勒的军事策略中,一直起着总参谋的作用。特别在几次大的决策上,张宾就像先知一样,总能洞其先机,提前预判。比如:

一、计斩王弥。当时王弥和石勒是前赵在中原地区的两支实力最强的队伍。石勒为了除掉王弥,采用张宾的麻痹之计,先取得王弥信任,然后大摆“鸿门宴”,席间斩杀王弥,兼并其众。此为成功版“鸿门宴”,弥补了当年楚霸王项羽的遗憾。

二、放弃江汉。避开和东晋的直接对抗,在襄国建立根据地。此计就像当年诸葛亮向刘备提出的三分天下之计——隆中对。

三、智败鲜卑。段部鲜卑围攻石勒老巢襄国,众将都认为应该避其锋芒,据城固守。唯有张宾和孔苌(十八骑之一)认为:应采用诈败计,伏击对方主力,然后反攻,给予敌方致命一击。结果果如所料。

四、铲除王浚。采用骄兵之计,让王浚放松警惕,然后奇袭王浚,一战而灭之。

而后,扫清障碍的石勒称帝,建立后赵,张宾成为开国元勋。石勒非常敬重张宾,甚至从不直呼其名,而称之“右侯”。

后赵建立之初

可惜,张宾从小体弱多病,不久就去世了,石勒后来一旦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情,就会像曹操念叨郭嘉一样怀念张宾。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汉人张宾为什么会选择胡人石勒作为君主呢?因为,他没有选择!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