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清朝260多年的国祚中,顺治至嘉庆元年就占了一半。
这一时期的疆域版图基本成型稳定,达到强盛的状态,王朝的政治变化更是波澜壮阔;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中国的传统社会达到“新的高峰”,可谓创造了“历史奇迹”。一些学者颂扬这段辉煌的时期为“康乾盛世”,但是历史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中历史上能称得上的屈指可数:文景之治、武帝盛世、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时期,最后一个就是“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
我们来看看这一时期的朝代特点。
首先,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巅峰时期。
这是从政治层面讲的,实际上,满清入关后的顺治元年至康熙前期,清王朝承袭中原汉族明王朝的国家建制,还保留一些原有机构。
康熙中期以后至乾隆末年,各省行政制度逐步完善、统治深入,尤其对边疆地区的统治,逐步扩大、深化,也是中央的中枢机构进一步改进,皇权专制、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时期。
而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因用兵西北而设立的军机处,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当时,雍正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露机密,就在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三年后,改称“办理军机处”,下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兼职,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乾隆时期恢复军机处,一直持续至清末。
可见,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们在政治上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秩序比较稳定,阶级矛盾也相对缓合,国力增强。
其次,由于统治者励精图治,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清朝还是以农业为主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量开垦荒地,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人口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乾隆五十五年突破三亿,几乎占当时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这一时期,商业贸易相当繁荣,各种商品行销海内外,四方流通联系十分密切。康乾盛世的人口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乾隆五十五年突破三亿,几乎占当时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
再次,文化上承上启下,进入了封建文化总结阶段。经济的发展,使得文化繁荣,期间经学、史学、天文、古算、地理、农学、医学等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那么,“康乾”时期的这些成绩,为何还有人要进行“抹杀”呢?
原来,中国传统史学中的“盛世”,一般都是从纵向比较的,如“贞观之治”与隋末的衰世一比,傻子都知道是“盛世”。
而当代人开始用中西横向比较的“盛世”概念。
我们再看“康乾时期”的国际大环境:17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期间世界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获得高速发展,并带动经济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世界市场。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已完成资本主义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开始进行资本积累,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又由于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推动,人文主义思想获得发展,民主自由倡导人性的思想广为传播。科技方面,更是开启了蒸汽时代、铁路时代和航运时代。
而此时的中国,政治体制还是封建君主专制;小农经济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先不评论从横向比较“康乾盛世”是否概念错位,就是从纵向比较,据历史学家考证,康乾时期的经济发展程度仅为明万历年间。更别说此时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对内大兴“文字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