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在航行中猝死怎么办?

一段航程,A点到B点,无论长短,都像一段缩微的人生,航班上人们吃饭睡觉,喜怒哀乐,一切都只道是寻常。然而,有些人却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生命却终于三万英尺的高空。比如,阿联酋某土豪航空在今年1月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的航班上,一位73岁高龄的老人突然呼吸吃力、脉象不稳,然后停止呼吸,失去意识,最后猝死。虽然训练有素的乘务员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也有拥有从医资格的同班乘客对其进行支援帮助,但仍没能阻止老人西去的步伐。最后飞机中途转降维也纳,该老人由维也纳机场的医疗救助小组接管,所有乘客滞留维也纳。

这种类似的机上医疗紧急事件的发生,无疑对机组成员形成巨大的挑战和考验。一般而言,当乘客失去知觉、停止呼吸和脉象,但尚未诊断猝死的情况下,机组人员会马上将其转移到空间更大的头等舱或安静的机上厨房,由乘务员队伍中最有经验、对急救最有自信的一位对乘客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和初步治疗。若需要使用医疗用具,在飞机的客舱里航空公司备有初级急救箱,包括一些常用药物和用品,而在驾驶室则备有非常专业的紧急医疗专用箱,里面有各种注射类工具、专业药品、简单手术工具等。

目前,所有航空公司的空乘入职培圳中,机上急救知识的培训重要性仅次于紧急撤离的培圳,因此空乘要花大量时间学习急救以及实际操作。比如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在新乘培训中,专门安排一周时间培训空乘的急救知识,急救知识覆盖范围非常广范,小到乘客烫伤、手扭伤、身体过敏、鼻血血流不止,大到乘客流血休克、中风痉挛、心脏病复发等,甚至乘务员还要学习在航班上如何接生。除此之外,每年空乘都要重新回到培训学校进行急救知识复训,模拟场景演练,而心肺复苏和除颤器的使用,是重中之重,不管空乘在复训的其他急救操作中表现多么优秀,只要心肺复苏的场景演练没有得到一百分,则复训失败。因此,一旦在班机上,发生紧急医疗事故,除去紧张害怕等心理因素外,在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方面乘务员完全游刃有余。

与此同时,另一位乘务员将观察并记录该乘客的症状与反应,随时向机长汇报更新情况,由机长来定夺是否要立刻转降最近的机场以获得医疗救援。另外,大部分航空公司都与MEDAIRE保持合作关系,因此乘务员将利用机上电话与MEDAIRE取得联系,以取得远程医疗和设备服务方案。MEDAIRE是国际SOS的子公司,它通过每天24小时全天侯的直拨电话向航空公司提供救助生命的整合远程医疗技能和服务方案,目前它已和全世界100多家航空公司合作。通俗地说,当机上发生紧急医疗事故时,乘务员通过电话向MEDAIRE详细描述该乘客的一系列症状和反应,MEDAIRE有专业的医生将依此指导乘务员实行相应救助措施以及用药。比如,某航班上乘客突然出现脸部僵硬,言语含糊,呼吸不正常,身体四肢瘫软等,空乘初步判断该乘客中风后,一边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治疗,比如用毛毯枕头支撑乘客身体、使用氧气瓶输氧,一边就得立刻联系MEDAIRE,反应乘客的具体症状,再按照MEDAIRE的指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通常情况下,机组成员还会马上通过机上广播寻求相关资格医务人员,在确认该医务人员的从医资格后,该医务人员将协助空乘进行急救,但医务人员不能凭自身从医经验对乘客进行用药和医治,空乘才是应该执行救助乘客职责的人选,其一切救助行为只听从MEDAIRE的指挥。其中的原因细想便知,医疗事故发生在三万多英尺的高空,情况较地面更复杂,只有MEDAIRE才是专业处理机上医疗事故的机构,而且向MEDAIRE寻找治疗方案是国际航空程序和国际惯例,因此更具有说服力。另外,如若该乘客猝死或者发生其他事故,其亲属事后向航空公司责难时,航空公司有向MEDAIRE寻求救助措施的电话录音为证,有理有据,也是航空公司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方法。

那么,如果万一急救无效,乘客猝死了怎么办呢?国际上,大部分航空公司在已确认乘客猝死的情况下,将继续为这名乘客做心肺复苏,大概将持续30分钟,一方面是对生命做最后的坚持和挽留,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死者亲属向航空公司发起对死者照顾不周、未尽全力的责难。之后,乘务员将保留所有急救用品原封不动,包括急救时使用的药物、氧气瓶、做心肺复苏时使用的除颤器等等,以作为航空公司向外界证明对乘客以尽力挽救的证据。再用毛毯将死者身体全部遮盖好,为死者保留最后的隐私和尊严,而之前一直在为其做心肺复苏的乘务员将守护在死者身旁直至飞机降落,机场医疗救援组接手为止。若死者家人也在同一班航班上,乘务员将尽全力照顾和安抚其家人情绪,将其家人带到死者旁边守护。

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乘客在自己座位上接受急救无效死亡,航空公司并不会像网上流传那样将死者移动至头等舱或者其他隐蔽空间,因为一旦死者移动,航空公司对其进行急救的设施和用品将会移动乃至破坏,这也就破坏了航空公司证明自己已履行了急救职责的证据。如果死者家属执意认为亲属的死亡因航空公司照顾不周、急救未尽力而起,而航空公司又缺乏相关证据,则很容易败诉而赔偿巨款。因此,从航空公司保护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们也不会轻易移动死亡乘客。一般航空公司是在乘客突发疾病,正准备对其实行医治时,为了寻求空间的私密和安静,而将其转移至头等舱或厨房,而并非猝死后再转移。航班上发生乘客死亡事件后,乘务员为了避免引起乘客骚动,不影响其他乘客的乘机情绪和心情,也会一致对乘客保密。

由于转降其他机场的运营成本过高,死亡事件已发生已无力回天,也为了避免耽误其他乘客的行程,在乘客已确定死亡后,一般航空公司会继续飞行直达目的地,再由当地机场的医疗救助队伍接管。降落地面后,乘务长会做机上广播要求所有乘客不要离开座位,耐心等待医疗求助队将猝死乘客安全移出后,乘客才能离机。

航班的死亡事件,于死者、死者家属、其他乘客、机组,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死者家属痛失亲人、航空公司损失惨重、机组成员心理受影响等等。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阿联酋某土豪航空因此不得不为所有乘客安排在维也纳的酒店住宿,并为乘客安排由维也纳飞往杜塞尔多夫的班机,可谓损失惨重,还要给当班的机组人员放假并提供心理诊疗,以平复机组人员心情。为了避免这一切的发生,乘客在乘机前最好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飞行,如若不适则不要勉强乘机,比如心血管疾病患者、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等。而如果在您乘坐的航班上发生其他乘客的医疗紧急事件或者猝死事件,请保持冷静,不要制造恐慌,也不要提供无谓的帮忙,影响乘务员正常实施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