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志愿填报秘诀:明晰排名定位 明确大学所需

距离2017年高考还有一周多的时间,陈晟老师和大家聊下志愿填报的秘诀就是必须明确自己在省内的排名定位,眼下家长可以根据考生“一模”、“二模”成绩为基础填报志愿,等高考结束知道了高考分数、在全市的成绩排名、高校招生计划数量和高校往年招生录取分数线后报志愿。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安排在高考后和高考出分前的十余天之间,即“高考—自主招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出分—高考出分”。


首先,明晰排名定位。知分报志愿的志愿填报方式与六志愿大平行的录取方式使“捡漏儿”的几率几近为零。知分知排名,考生在报考学校时会将每一分都用到极致。考生要明晰自己在全部考生中的排名,以排名为参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并在各学校志愿间留有一定梯度。

其次,明确大学所需。大学既是考生进一步求学求知的平台,也是进入就业单位和培养职业能力的跳板与保证。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点,知道自己想在大学期间学习、收获什么。近年来,就业单位对毕业生所属院校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部分考生已将志愿填报的重心由本地高校转为非本地的“985”、“211”高校。而清华、北大等“985”“211”高校在逐年减少招生计划,也使高分段考生竞争愈加激烈。若考生一心想就业,则要冒大风险填报名校,出现只看学校不论专业的情况;若考生因兴趣想在某专业领域深入学习,则可选择专业排名高的非名校,不因“名校情结”或“面子”而盲目报考名校。

再次,明白录取方式。志愿填报前,高校会在中学进行关于志愿填报、高招录取等方面的讲座和现场咨询会。学校也会发放各类相关书籍,帮助考生和家长研究招生计划和政策。要注意的是,考生不要因为不明白高招录取方式而错填志愿或错放志愿顺序。

 陈晟老师: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港校评估专家;对我国高考政策有着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高考新政改革,有长达10年的高考咨询经验。擅长以精准的院校定位、便捷的使用方法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