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科学范儿创客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近期,科研人员发现,南太平洋一个无人定居的上升珊瑚岛——亨德森岛的沙滩上竟然散布着将近3800万件塑料垃圾,成为目前世界上塑料垃圾污染密度最大的地方!亨德森岛面积为37.3平方公里,每平米表面上有672件塑料垃圾,4497件垃圾被埋在沙滩之下。亨德森岛接近南太平洋环流中心,这些垃圾大多是被洋流冲到海滩上的。
曾经,享德森岛以十种特有的植物、四种鸟类而十分著名,它因偏远的地理位置和荒凉的自然环境而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受人类破坏的、保存完好的生态系统的环状珊瑚岛之一。但是,这些被洋流冲来的海洋垃圾现在已经将这个美丽干净的神秘小岛变成了大洋中的垃圾场。
未被开发,无人打扰的洋中绿岛,竟然如此无奈地被与自己相隔甚远的人们所制造的垃圾而覆盖,夺走了它原有的安静和美丽,阳光、沙滩、海浪所构造的人间天堂,变成了人间垃圾场,这不禁让我们去思考到底该如何拯救这个无人小岛,还它原来的净土。
用垃圾建岛屿
为了解决海洋垃圾这一难题,海域面积排名为全球第六的澳大利亚,利用海洋垃圾建立了一座岛屿,开发成为新的旅游项目——海岛旅游,对外宣称可以满足全国四十分之一的人口——约60万人口的日常生活所需
海洋垃圾中很大一部分是塑料垃圾,澳大利亚科学家从搜集起来的约6万吨塑料垃圾中分离出了铅、汞、六价铬、多溴联苯等有害物质后,将塑料垃圾制成一个个中空的块状物体,并在物体表面包裹了一层特殊的薄膜,使之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同时又不会对环境进行二次污染。
这些块状物体排列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浮动平台”,再将水泥、沙土覆盖在其表面就建成了一座岛屿。然后,建造房屋、开辟农田、修建马路、养殖鱼虾,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人们就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地生活在这里了。
“垃圾饲养场”
各国对于海洋垃圾的处理都有着他们本国的特色。一直以来,日本的水产资源丰富,渔业发达,然而却在最近几年越发萧条。这一改变,不得不迫使日本人民做出相应的对策。海洋垃圾在这个时候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这座海洋深处的鱼虾饲养场,是由粉碎后的海洋垃圾编织成细密的网子围建而成的。它为日本人民提供了一个比北海道渔场场地更大、养殖范围更广的饲养场所。根据鱼虾的不同生活习性,饲养场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一个区域内有两到三个直径为100米的网状球体,它们的外表面能够吸住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为渔网的新建、修补积累材料;它们的网眼要比围栏的网眼大得多,便于小鱼小虾的自由进出,维护饲养场的生态平衡;球体还可以在海洋中上下浮动,等到鱼虾长大后方便渔民捕捞。
垃圾发电厂
在各国科学家们建言献策之时,中国科学家也毫不逊色。
我国的生物研究学家们在土壤中发现并培育出了一种以食用二恶英为生的细菌,只需将燃烧垃圾时所产生的、严重危害生物圈的二恶英气体通入土壤中,这些细菌就能很快地“吃”掉它们,同时还能保持土壤原有的性质。由此,国内的垃圾发电厂逐渐取代了曾经的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人们将垃圾脱水、粉碎后,送进焚烧炉燃烧供能,用以发电。
燃烧后的灰烬经过专人处理,提取出其中的重金属元素,成为电池、电路板等元件的材料;剩下的灰烬被压缩成一块块砖头大小,是新型的建筑材料。
垃圾发电流程图(绘图 周艺珣)
垃圾转化为“黄金”
最近,素有“石油之国”美誉的沙特阿拉伯攻克了一项新的技术难题,将海洋垃圾中的塑料垃圾转化为石油。这项技术的研发成功,帮助其控制世界石油市场起到了更为关键的助力。
总所周知,塑料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人们通过提取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合适的大分子物质,将其裂解成能够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物质,最终再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塑料。
那么,如果将以上过程逆转,塑料变为石油是否可能呢?沙特阿拉伯的科学家们正是基于这种猜想,才会研发出将塑料转化为石油的技术。只要把经过干燥、粉碎后的塑料垃圾加热到400℃以上,使之气化,再将气体通入特质的冷却装置中冷却,就可以重新获得石油。而塑料受热分解后所产生的有毒气体(聚氯乙烯受热会产生氯化氢)会经过脱氯装置,有害物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受热会析出对苯二甲酸晶体)也会被定期清理出冷却装置进行后续处理。
虽然有这么多的垃圾处理方法可以借鉴,但是,我们还是必须因地制宜,为亨德森岛量身定制一个适合它的方法,才能有效处理这些不断被洋流冲来的海洋垃圾。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