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
可燃冰,其实并不是冰。可燃冰实际上就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的固体形式,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结构是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里,被看作是天然气的固体形式,专业名词被称作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外观像冰,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那么可燃冰和冰到底有哪些区别呢?一起来看看吧!
可燃冰与冰的区别
可燃冰的优点
可燃冰的最大特点就是能量密度高。它占用体积小,却蕴含大量的能量。
可燃冰燃烧时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多出多倍,但是燃烧后产生了产生的污染要小得多,因此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污染。
爆裂的冻土层
可燃冰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因此,可燃冰是一种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能源。
合理开采应用可燃冰
可燃冰是这么好用的清洁能源,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一直使用它了呢?
其实不然,可燃冰可是来之不易,它的诞生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如果温度高于20℃,它就会“烟消云散”,所以,海底的温度最适合可燃冰的形成;第二是压力要足够大,在越深的海底压力就越大,可燃冰也就越稳定;第三是要有甲烷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甲烷。
海底
并且,如果开采不妥当的话,由此泄漏的甲烷会造成比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效应。
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才能保证可燃冰能够对人类生活提供很好的帮助。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