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揭秘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真相(下)

文接《《华阳国志》:揭秘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真相(上)》

“都江堰”背后的人文、经济学

李冰父子在四川治水,修建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可以说是秦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都江堰建成之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就是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的由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是我国科学文化史上的丰碑,虽经千秋风雨,如今依然在造福人民。

都江堰风光(图自作者)

《华阳国志》在记载李冰治水时曾写“后转至犀牛二头,一在府市市桥门,今所谓石牛门是也”。过去,大家对于这段记载,基本上都是一头雾水,因为从来就没有人看到过什么石牛。然而,2013年年初,在成都市最中心的天府广场修建四川大剧院的工地上,一尊神秘的石兽惊天出世,引起不小的轰动。这个类似牛或犀牛的石像,据考证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实际上,据《华阳国志》记载,李冰父子除了修建都江堰之外,还在南安开凿平溷崖以通水道;在僰道烧毁“蜀王兵栏”大滩,到文井江,导洛水等等。这使得我们对李冰父子的治水功绩有了更多的了解。

“能传诸不朽”的地方志

《华阳国志》共十二卷,约十一万字。书中所写之地区,在晋代主要为梁州、益州、宁州管辖的范围。从第一卷到第四卷主要记载三州的历史、地理,其中又以地理为主,与正史中的地理志比较相似;第五卷到第九卷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了公孙述、刘焉和刘璋父子、蜀汉、成汉四个割据政权以及西晋统一初期的历史,与正史中的本纪比较相似;第十卷到第十二卷主要记载了三州西汉以来的所谓“贤士列女”,基本等同于正史中的列传。

《华阳国志》的前四卷被学界公认为是全书的精华所在,主要是因为其记载了三州的历史,郡县的沿革,治城的所在,重要的道路、著名的山川,各地的风俗、物产,主要的民族甚至还有官员的政绩,各县的大姓……

不难看出,常璩先生在进行《华阳国志》的创作时,参考了《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优点,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更加科学、详实的地方志新体裁。唐代著名历史学家刘知几说地方志中能像《华阳国志》那样,“能传诸不朽、见美来裔者,盖无几焉”!现在看来,这确是比较中肯、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