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点球中守门员都有哪些战术?

说到点球,自然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话题,有巴乔忧郁的眼神,有特里黯然的背影。球门长7.32米,高2.44米,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守门员要守住对方射手12码外势大力沉的点球,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根据ESPN调查,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点球的命中率只有75%。就是说每罚4个点球,守门员便可以成功将一个拒之门外。这一统计结果,让人不禁想问,到底扑救成功率为何如此之高?守门员在扑点球中有哪些策略?其实,从很多鲜活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找到守门员的三十六计。

第一计 先发制人:王大雷

亚洲杯的战火刚刚熄灭,中国队出色的发挥也赢得了满堂喝彩。其中王大雷的神勇一扑,自然成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仔细观察这个扑救,不难发现,在哈扎兹支撑脚落地,准备发力爆射的一瞬间,大雷突然双脚向前跨出了一小步,然后顺势往自己的左侧扑去,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正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小步,让大雷在扑救时不再被动等待,反客为主。这一小步看似容易,其实大有玄机:首先可以封堵射门角度,扩大防守范围。其次可以帮助自己发力蹬地,为之后的扑救动作蓄力。最后可以干扰对手,影响正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状态的射手。当时哈扎兹射出的球软弱无力,好像自动送到大雷身前一般,这或多或少受到了大雷突然启动的影响。另外,这垫步的时机非常有讲究,过早出击会被判扑球违例,即使成功扑出也要重罚点球。而过晚出击不但达不到先发制人的效果,还会因为额外的动作浪费时间,从而错失了扑球的最佳时机。其中的微妙之处,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计 虚张声势:托尔多

2000年欧洲杯半决赛,荷兰对意大利,成就了圣.托尔多的神话。荷兰做为东道主,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整场比赛打的意大利疲于应付,毫无还手之力。场上的意大利队,就如同怒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翻船的危险。很快意大利被罚下一人,以多打少。之后不久,意大利队员在自己禁区内犯规,被裁判处以极刑----点球。此时一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全队,士气低落,真可谓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而就在此时,托尔多站了出来。他丝毫没有受到队友影响,一个侧扑,将荷兰队长弗兰克.德波尔的高质量点球扑出门外。虽然成功扑出了这粒点球,但比赛远没有结束,意大利在场面上依然十分被动,被荷兰人在门前狂轰乱炸。不久之后,意大利后卫又一次在禁区内犯规,送给了荷兰人第二粒点球。整体来看,荷兰人气势如虹,所向披靡,而意大利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而托尔多此时却毫不慌张,站在门前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次倒在他脚下的是荷兰人克鲁伊维特,他过于追求角度的射门打在了立柱上。两次点球不进让意大利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众志成城之下终于将踢疯了的荷兰人拖入点球大战。古语有云: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前两次的点球不进早已扑灭了荷兰人的气势,整个点球大战变成了托尔多的个人表演。只见他左扑右档,四粒点球又成功守住了三个,把荷兰人送回了老家。看场面,整场比赛荷兰以多打少,占尽上风;论技术,荷兰人各个是点球高手,而托尔多凭借的就是自己在全队低沉时声张出的一点气势,造就了六个点球守住五个的神话。

第三计 以逸待劳:范加尔

曾经有个笑话,说的是双方在进行点球大战,一个观众说:踢得太累,脚法不准了。另一个观众插嘴道:那为什么不在比赛前罚点球呢?笑话毕竟是笑话,点球大战是不可能在比赛前罚的,但从中不难看出,体力在点球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荷兰名帅范加尔,深明此点,并为我们献上了精彩的以逸待劳之计。2014年世界杯,荷兰对哥斯达黎加的四分之一决赛,双方在九十分钟内互交白卷,比赛拖入了加时。直到加时赛的最后一分钟,荷兰人只用了两个换人名额,正当大家以为比赛要按部就班的进入点球大战的时候,范加尔终于打出了手里最后一张牌,换下场上的主力门将西勒森,换上替补门将克鲁尔。这一换人决定出乎了所有人预料。原来老谋深算的范加尔早在比赛前就考虑到点球大战的可能,于是专门训练克鲁尔准备点球,并在比赛中为他预留了一个换人名额,直到最后一刻才将他换上。一方体能充沛,蓄势待发;另一方刚刚经历了120分钟血战,体力几近透支,最终结果也不言而喻。克鲁尔通过精准有力的扑救,不负众望,成功封出了两粒点球,将疲惫的哥斯达黎加人送回了家。可惜在半决赛时,因为对手实力强大,范加尔不得不在比赛中早早用掉了三个换人名额,导致点球大战时没有名额可换,最终遗憾的输给了阿根廷。

第四计 以静制动:克鲁尔

除了体能充沛的原因以外,克鲁尔在扑点球时也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一般来说,点球的主动权在射手,如果等到射手将球射出再去判断扑救方向,往往会扑救不及。所以很多时候,守门员都会预先选择一个方向,在射手射门的同时扑救过去,赌对面的射手把球踢过来。例如荷兰门神范德萨,就习惯向射手射门脚的方向扑救。例如右脚射门的对手,他就向右扑救。但在对哥斯达黎加的点球大战中,克鲁尔却与众不同。他并不着急出手,而是以静制动,等射手将球射出后,靠自己瞬间的反应扑救,并全部判断对了对手五粒点球的方向,成功封堵出了其中两球,帮球队拿下了比赛。要知道哥斯达黎加人刚刚在之前的八分之一决赛的点球大战中以五罚全进的骄人战绩把希腊队淘汰出局。

第五计 知己知彼:莱曼

如果你要问,扑点球技术哪家强?那得到的回答一定是,欧洲德国可称王。德国人在世界杯历史的点球大战中至今未尝败绩,而最经典的一次要追溯到2006年与阿根廷的对决。双方在120分钟的对决中均无建树,比赛被拖入了最紧张最刺激的点球大战。作为东道主德国队的主力门将莱曼此时有什么策略呢?所谓下君用己之力,中君用人之力,上君用人之智。莱曼可不像一般的守门员,只知道靠自己的经验,傻乎乎的赌运气。相反,这一次,他借助了一把科学的智慧。原来,在点球大战之前,德国的助理教练给莱曼送来了一张神秘的小纸条。莱曼每次扑点球前,都要拿出纸条,默默的看上一眼。最终结果,他所有点球都判断对了方向,除了两个质量太高无力回天以外,其他全部扑出,而阿根廷人只能黯然出局。那么纸条里到底写的什么呢?当然不会是”God bless you”这种毫无营养的祝福。原来狡猾的德国人利用主场之便,在阿根廷的训练场布置了摄像头,然后把收集回来的点球训练数据输入电脑,使用专业的分析软件,分析总结出了所有阿根廷射手的射门特征,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交给莱曼。这张纸条从上到下的内容依次是:

克鲁兹-长距离助跑,右上角

阿亚拉-注意他的射门腿,左下角

罗德里格斯-大力抽射右边

坎比亚索-短距离助跑,左上角

与最后的结果完全一致。而莱曼就是凭此独门秘籍,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比赛。不能不让人叹服一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