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是东周时期常见的武器,按照外形,我们可以把东周时期的戟分成两种,一种戟由戈和矛组装而成,被称为联装戟,另一种戟的戟头则是一体铸成的,被称为合铸戟。两种戟的历史都很悠久,但相比较而言,大家更喜欢使用第一种戟,原因就在于第一种戟制造起来更容易,在东周那会,矛和戈都是常见的武器,大家想组装把戟,随便找个矛头和戈头绑一起就行,而第二种戟就比较麻烦了,你还得先开个模,这首先就比第一种戟多了一道工序,多了工序,要是造出来好使也行啊,但关键在于,一体铸成的戟虽然不比联装戟更差,但也并不会更好。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春秋时期,联装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合铸戟基本被淘汰。普通的戟由一个矛头和一个戈头组装而成,但不普通的戟也有不少,例如春秋晚期,中国南方出现了一种多果戟,“果”通“戈”,多果戟即多戈戟。这种戟装有两件或三件戈头,有的装有矛头,有的没装。一般来说,多果戟的第一个戈头有内,其余戈头则无内。
戟可以步战使用,也可以车战使用,步战用戟的柲比较短,车战用戟的柲比较长,从出土文物来看,东周时期车战用戟的长度一般在2.27~3.43米之间。
▲赵国二年刻铭铜戈
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铜鉴上铸有一幅水陆攻占图,图案上有不少手持戟作战的战士形象,其中战船上的士兵手持长戟,另外有部分士兵手持短戟。
和后世的人一样,东周时期的人作战时也不忘臭美,虽然打仗是个玩命的危险事,但能把自己的武器搞漂亮点就会尽量搞漂亮点,拿戟来说,部分人会在戟头下面的一段戟柲上插满羽毛,最终效果就像一个大号的鸡毛掸子,你说美不美呢,反正他认为挺好看的,例如荆门包山便出土过这种带有羽毛装饰戟的实物。
春秋晚期那会儿,戟都是直接使用普通的戈矛组装而成的,这一时期的戟装柄后戟援和柲的角度略大于90度。随着理念的进步,到了战国时期,大家已经觉得直接使用现有的戈矛组装戟是一件很low的事情了。那怎么办呢?咱得专门为戟设计部件,这一时期,部分戟不再以戈矛直接组装,而是使用专门设计的组件组装,这些专用零件乍一看和普通矛戈差不多,但实际上明显存在区别,除了采用专用零件之外,这一时期的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装柄完成后,戟援和戟柲的夹角在100度左右,明显较过去大。
东周时期,戟是军队的重要武器,当时的人们为了提高戟的杀伤力,想出了许多办法。例如战国时期的部分戟,胡部铸有孑刺,部分戟的戟内则平伸上翘弯曲呈钩状,除此之外,当时还有一种常见的改良办法,那就是在戟胡的末端设出一个倒钩,由于倒钩的外形类似于雄鸡鸡爪上的距,因此这种戟被称为雄戟,又称匽戟。
▲山东博物馆戟
到了战国晚期,中国的青铜戟形制发展成熟,主要特点包括:戟刺短小,戟援向上扬翘,然后弯曲下垂。这种弯曲的戟援与雄鸡打鸣时伸长的脖子比较像,因此被称为鸡鸣戟。 按照一般的规律,一个东西发展成熟之后,随即而来的便是衰落,青铜戟也是如此,战国晚期,另外一种新的材质——钢铁,开始得到普遍应用,和青铜戟相比,铁戟杀伤力更大,同时也更为坚固。战国晚期的铁戟均为一体铸成,造型与青铜戟完全不同,铁戟的戟刺和戟援都呈扁平的剑形,两者之间的角度为90度。这种形制的戟被称为卜字戟。从战国末期到汉代结束,中国军队使用的铁戟都是这种更利于锻打成型的卜字戟。
▲湖北博物馆九连墩出土楚国戟
战国末期的铁制武器与青铜武器形制多有明显区别,原因便是两者的制作手段不同:青铜器是铸造出来的,只要你愿意花功夫做模子,想造什么造型就能造什么造型,但铁器就不一样的,那是用锤子敲出来的,您要是想做个复杂造型,对不起,等车床什么的发明了再说吧。
卜字戟的装柄方式跟联装戟也不一样,和联装青铜戟相比,卜字戟的装柄方式更为科学,在装柄时,卜字戟的胡与戟援分别处于柲的两面,戟头在勾啄时不易脱落。
▲楚王孙渔戟,战国江陵长湖南岸采集
此外,为了便于穿系,当时的人在制作卜字戟时,还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在交界处设一个横长方形的穿;二是在戟刺和戟援交界处,加上一个圆筒,这个圆筒被称为柲帽,可以有避免戟头在战斗中前脱。
1965年10月,考古人员发掘了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的44号墓,墓中尸骨有二十几件。从现场情况看,这些尸骨掩埋的都很匆忙。学者认为这些尸骨应该是战场上阵亡的将士,因为战事紧急,无法从容埋葬。随行掩埋的还有一些兵器,以铁制品居多,其中便包括十二件铁戟。
▲燕下都铜戟
湖南长沙、衡阳、陕西临潼下刘村也发现过卜字铁戟,这些铁戟的尺寸与易县出土铁戟尺寸相仿,戟刺顶端至胡末的长度在43~49.5cm之间,横枝长度在20~23cm之间。
关于青铜戟和铁戟,两者还有一个区别,整个区别是现代人制造出来的,那就是单位不同,在考古文献中,青铜戟一般以“柄”或“件”为单位,而卜字铁戟的单位多为“件”或“张”。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滚滚,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