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人要怎样的活才不算白活,要经受住怎样的苦难才能够看淡,直到我看到这么一位“美人”,才知道原来有人是可能把苦难的人生活得如此有力量。
关注《朗诵者》这档节目的都知道,今年4月份有一期嘉宾是一位93岁的老人,她是中国少有的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穿着紫色开襟长衫,白发微卷,依旧精神矍铄,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文人大家的儒雅。
人的一生充满了无常和生死的隔离,就像我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最亲密的人会离我们而去。叶嘉莹先生对此充满了很深刻的体会。
叶嘉莹一生伴随着很多苦难,她出生在动荡的1924年,少年的她就对生命常怀忧思,“如来原是幻,何以度苍生”,十六岁的少女对人生的感慨已经如此深刻而沧桑了。十七岁的时候母亲离她而去,逝世在从天津往北京的破旧火车上。时间仿佛定格在那一刻,叶嘉莹先生至今未忘记钉子钉在母亲棺木的声音,她说,那种悲伤太深刻了。
然而真正的苦难才刚刚开始。1948年叶嘉莹先生随着丈夫离开了北京,渡海来台,丈夫受到时局的影响,被捕入狱,她带着两个女儿一度被拘,无依无靠,很长时间因为贫穷睡在走廊的过道上。好不容易熬到丈夫出狱,以为苦尽甘来,却不料丈夫因为长期监禁性情大变,动辄暴怒。婚姻并不幸福,可生活还得要继续,为了老父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她一人扛起生活的重担,极尽忍耐,以为经历了如此多的苦难,生活就能从此顺遂,可命运并没有这么“良善”。52岁的她经历人生的又一次打击,大女儿和女婿遭遇车祸双双去世,哀痛的她写了十首哭女诗,“痛苦吾儿躬自悼,一生劳瘁竟何为”,半个世纪的沧桑都倾泻在文字上。
生命中很多事情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我们可以选择对生活的态度。叶嘉莹先生把一生都给了讲台,给了中国的诗词,坚韧而执着,经历沧桑而仍怀抱期待。她辗转到很多个地方教过书,有的是因为时局,有的是迫于生活压力,但1978年春天的傍晚那封申请回祖国的信,是出于真正的热爱。她像割断了线的风筝,在外漂泊了半生,终于能回国站在本土的讲台上讲述她的人生与诗词。她很高兴,也很庆幸,有生之年终于能够归来。2014年,她结束了国内国外两地奔波讲学的生活,定居在南开大学的迦陵学舍里,继续她的研究和讲学。
她的学生说,“她不是把它(诗词)作为一个客观的学术对象,她是把这个学术、诗词本身和她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诗词只是兴趣爱好,而叶嘉莹先生却把一生的心血都放进了诗词,这种毕生专注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而我只想说,有所持守的人生是不会被苦难打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