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所有有关三国的史书、小说、评书中,最不受重视的就是吴国。
老孙家虽说是坐拥江东六郡,可实在太不争气,终三国之世,也就仅限于江东六郡,可人家地盘虽然一点都没有变大(好在防守还算不错,也没有变小),但国内却也不消停,政治斗争嘛,古今中外都一直在持续着,从来就没有停过。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东吴也不例外。
(图)三国五虎将。来源网络
吴国开国皇帝孙权,身体很好,活了七十一岁。在人们的印象里,这位大帝一直都是和颜悦色的,对曹魏称臣,对蜀汉也不敢老三老四,对内,更是老好人的形象。但是,在他晚年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二宫之争,当时吴国国内的上层人物,几乎全都参与其中,可谓是对整个吴国政治格局的全面洗牌。
二宫之争,因为争斗的两派,一派是拥护太子的(南面为尊),一派是拥护鲁王的,所以又称“南鲁党争”。
一般的印象中,在整个二宫之争中,作为最高统治者和仲裁者的孙权,因为缺乏政治手腕,没法驾驭群臣,导致局势失控,最终吴国元气大伤,注定了衰败的结局。
换句话说,一切都是由于孙权的软弱无能,和他晚年的昏庸造成的。
特别是,孙权在立第三子孙和为太子之后,竟然着意拔高四子鲁王孙霸的地位,好像是在鼓励两人以及背后的两大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很多人都觉得,孙权疯了。
(图)孙权,来源网络
但是,仔细探究之下,真相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孙权十九岁继承孙策的遗志,保有江东六郡,前后五十多年,如果没两把刷子,是不能想象的。不管怎么样,他也带着东吴群臣,打败过曹操、打败过刘备,开拓不行,守成总没啥问题。
放任南鲁两党你死我活的斗争,大伤吴国的元气,连我们都看得出来,作为资深政治家的孙权,再怎么糊涂,应该也不会看不到这点。
所以,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结论就成为可能的了——孙权不是无力控制局势扩大,他并不是眼睁睁看着二宫之争越闹越凶,而是有意让双方继续闹下去,从中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有人觉得,吴国本来国力就不是很强,孙权这么放任两派闹下去,难道不怕别人攻打吗?说实话,他不怕。
二宫之争开始于公元242年,当时的国际形势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已经去世,蜀国没有一个能统领全局的领袖人物,更别说开拓疆土了;曹魏明帝驾崩不久,曹芳继位时只有7岁,实权由曹爽和司马懿掌握,而这两位正斗的热火朝天,没时间插足东吴的事儿。
所以,这就给东吴内斗提供了安全的外部环境,孙权完全不用担心来自蜀汉和曹魏的压力。
当然,他不会无缘无故地让国内两大政治势力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毕竟是伤元气的事儿,兼且,斗争把他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扯进去了,太子孙和被废,鲁王孙霸赐死,如果不是有更深层次的目的,这个牺牲也太大了。
这深层次的目的,就要从吴国的国情说起。
(图)《三国演义》国画。来源网络
三国三国,其实在军事架构、政治格局上,吴国和蜀国、魏国是不一样的,像军队,蜀国、魏国的军队都是国有的,将军没有私人武装,战争结束了就要离开指挥岗位。
而吴国就不一样了,吴国的军队,很多都掌握在私人手中,武装规模小当小官,武装规模大当大官,实力最强的孙权,就是皇帝。
当初赤壁之战的时候,吴国国内一片投降派,其实不是偶然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军事武装,犯不着跟着孙权送死,就算皇帝换成曹操,他们手下的武装,也能保证自己的地位。
但是,这种局面,是孙权绝对不能允许的,一个皇帝,怎么能容忍别人有自己私人武装,想听你话就听,不听你的话大不了回家单干呢?
所以,他要想办法削弱这些世家大族的实力。
另一方面,他也是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着想,孙权自己在台上还能镇住这群家伙,哪一天他死了,继位的那位,资历、威望尚浅,难保不被大臣架空,沦为傀儡。
所以,他最后决定,牺牲掉两个儿子,作为打击世家大族的突破口,尽可能地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
(图)赤壁之战。来源网络
因此,二宫之争过后,虽然吴国国力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毫无疑问,孙权成功了,世家大族被他打压的抬不起头来,皇帝的权力和实力,空前的提高,真正的君临天下局面就此到来。
孙权死后,东吴的地方势力,再也无法和中央抗衡,特别是在末代皇帝孙皓掌权的时候,权力和威信,甚至超过了北方的晋武帝司马炎,真正成了一个独裁者。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 文:李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