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出使西域真正想办的事情,其实你们都弄错了!

公元前139年,

河西走廊上来了队人马。

合共就一百多人,

但在鸟不拉屎的戈壁滩,动静很大了!

领头的是个25岁的小伙子,

名叫张骞。

对,就是历史书上“张骞通西域”的那位。

这时,如果朕拦下他,给他鼓鼓劲——

知道吗,你现在走的每一步,

都在打通中国和世界连接的任督二脉!

多亏你,几百年后,

唐僧从这里跑到印度取真经!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这里中国朝圣!

两千多年后,

世界上29国的老大以它的名义来朝拜,

哦不,来开趴……

他多半会说——

闪开,闪开,

我立了flag,

赶着去找大月氏(zhī)谈干架的事呢!

离开长安前,

张骞不过是大汉朝里,

一名小小公务员。

在汉朝当底层公务员是一种什么体验?

月薪只有300(据当时物价折算),

退休要等到七十。

朕帮他畅想一下未来,

那是大写的——丧。

张骞后台不硬,升职加薪不敢想。

难道就当一辈子办公室死宅?

不,他立了个flag:

逃离那个时代的北上广,

去看看这个世界!

正好,汉朝早年受了匈奴不少气,

听说匈奴惹毛了邻居大月氏,

复仇机会来了……

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原则,

汉武帝要派人到大月氏搞事情——

“交个朋友,然后一起打怪嘛”。

之前招聘帖发了一次又一次,

后台就是没人勾搭。

这就要怪boss自己脑洞太大了:

从汉朝到大月氏,

得从匈奴眼皮底下经过,

被抓到就立马死翘翘。

加上沿途都是戈壁、沙漠,

风吹日晒,缺粮断水,

——全程hard模式。

正当气氛十分尴尬,

剧情反转了,有人举手。

你猜得对,是张骞。

别人的烫手山芋,到了他这就是香饽饽,

明摆着的国家重点项目啊:

万一此行不辱使命,

万一回来封侯进爵了呢!

汉武帝眼看拉到壮丁,准了。

一场吊丝逆袭的大戏马上展开?

并不。

真相其实挺窝囊:

张骞一行人刚进入河西走廊没走几步,

就被匈奴盯,上,了。

但没想到,匈奴一点不凶,

没把张骞宰掉,

还砸来一大波糖衣炮弹:

我们现在有个“优秀人才引进计划”,

不但给你找工作、买房,

还给你包办婚姻,

一直管到孩子上大学……

说得朕都心动了!

然而,古人脑回路就是耿直。

张骞把节符(皇帝赐予使者的信物)

天天揣兜里,

当iPhone 7 Plus一样悉心保护。

散发着汉朝使者的清香:

我立flag在身,

匈奴的绿卡我不能贪。

匈奴好气哦,

把这帮不听话的汉使隔离开来,

每天放牛放羊,

消磨他们的意志。

张骞展现了汉族人民的机智:

学会了匈奴语,

搞清了匈奴地形,

从此走遍西域也不怕。

一等就十年。

匈奴内乱,

他和翻译官堂邑父逃了出来。

回大汉朝吗?不!

任务根本还没展开,KPI十年为零,

回去怎么交代?

那么还继续去月氏吗?去!

再次踌躇满志出发……

结果一出门,又,打,脸。

在那个没有导航、交通不便的时代,

他们走错了方向,

去了月氏北面的大宛!

好在,

大宛知道汉朝是个豪门大户,不敢得罪,

赶紧叫了个车送张骞去月氏。

终于到了月氏。

(这次真的是真.月氏!)

城头变幻大王旗,

人家还往西边挪了挪,

在今天的阿富汗一带拿了块新地,

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干嘛还惹匈奴?

张骞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

仿佛内心已崩溃,

完全不能接受一个事实:

flag倒了,这十几年白折腾了……

大概是看透了人生本无意义,

张骞决定给它找点意义。

他发现除了汉、匈奴、羌、戎、蛮,

世上居然还有很多其他民族和国家,

他不断打听到康居、大夏、身毒(古印度)、安息(古伊朗)……

毕竟秦以前,大家知道的“国家”,

也就只有燕、赵、魏、韩、楚、秦、齐吧。

原来世界这么大!

张骞要挽尊!

开始在月氏周边游山玩水……

不,为汉朝收集西域情报。

他已不再是十几年前,

那个来自泱泱大汉朝的年轻外交官,

但,

他可以是见多识广的贸易旅游大使啊。

自己立的flag,

哭着也要拔掉……再立。

回长安的遥遥长路上,

他还十分机智地绕开匈奴的场子,

取道羌人地区(青海)。

感觉汉朝人民的欢迎队列,

近在眼前了……

是的,又,打,脸。

羌地也被匈奴控制了,

他们被拎了回去!

等了一年多,

匈奴内部因为争夺王位陷入混乱,

他又趁乱逃了出来。

运气好到,仿佛人生开挂。

回到长安,

离出发时已经过了十三年,

当初浩浩荡荡百人团队,

只剩下灰头土脸的,两人。

找月氏打匈奴的任务,

也没有实现。

然而汉武帝并不care……

他跟满朝文武一样,是懵逼的!

张骞是谁?去西域干嘛?

当初的“国家重点项目”,

成了“重点被遗忘的国家项目”。

张骞被封了一个太中大夫(从四品),

算是安慰奖,

也算是开挂逆袭,

从底层变成了中级公务员。

但,人家去“西方”镀过金就是不一样。

现在他更热衷向汉武帝安利,

西域诸国的位置、城市、人口、兵力、特产;

以及一个关键信息:

它们没有漆器和丝绸。

汉武帝的脑洞又开了……

七年后,

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目的依然是“交朋友,然后一起打怪”。

这次想搞定的是,

有“匈奴右臂”之称的乌孙国,

对,他们又刚和匈奴闹翻。

汉朝使团规模翻了三倍,

财物金币丝帛牛羊带了成千上万。

就差脸上写四个字:志在必得。

然而,情况又来了!

乌孙国心里有点乱,

对汉朝的结盟邀请,十,动,然,拒。

对于打脸这种事……

张骞露出了习惯性微笑。

离开乌孙国时,

他还热情地动员乌孙国使者一起走,

——来啊,来看我大汉到底有多美!

张骞让副使者们,

分头访问了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

回国一年后,他去世了。

同时代的《史记》《汉书》,

详细记载了他带回来的信息,

肯定了他“凿空(开通)西域”的意义。

但他本人的身世事迹,却语焉不详。

毕竟,跟痛揍匈奴的卫青等猛人相比,

张骞可以说是非常逊了。


张骞这辈子最大的功业,

是两次“出使西域”,

前后二十年,经历九死一生,

而他立的flag——

说服别国结盟以夹击匈奴,

居然从,未,实,现!

好比本是个准备到处圈钱的销售,

结果,

成了到处撒钱的市场推广。

说好的军事结盟,变成了外交联谊。

不过朕也在想,

张骞的一生,

真的只是“立flag——打脸”的一生吗?

第一次出使,

他带回来西域、中亚、南亚甚至欧洲的信息,

让汉朝人认识到,

中土之外仍有广大的世界。

第二次出使,

他带回来各种西方的物资。

比如,来自大宛的先进军事装备——

汗血宝马。

比如,让汉朝吃货两眼放光的进口食品:

葡萄、苜蓿、石榴、黄瓜、大蒜、

香菜、石榴、胡桃、芝麻……

被他死命安利的乌孙国,

也“反追”过来要和汉朝联姻。

从此,西域各国的使者纷纷来朝。

汉朝名声大噪。

出使外国这件事,

在汉朝公务员内部看来,

也不再是烫手山芋,而是香饽饽!

一队队使者往西域各国走去,

都打着张骞曾被封的“博望侯”牌子,

给自己贴金、开路。

霍去病、王恢、赵破奴等汉将,

则连番攻下楼兰、车师等地,

保障了河西走廊的安全。

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

再到葱岭(帕米尔高原),一直到达欧洲,

这条后来的“丝绸之路”,

客商往来越发畅通了。

后世给张骞的评价越吹越高:

“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东方哥伦布”

“丝绸之路开拓者”

……

这么看来,

张骞好像是挺牛逼的。

但这种牛逼,

最初张榜召士的汉武帝不会料到,

最初为游说军事结盟而出使的张骞,

也不会料到。

因为,它特么就不在计划之内啊!

它只萌发于一个时刻:

张骞千辛万苦到达月氏,

被拒绝结盟,

支撑他在匈奴地区忍辱负重十多年的信念,

瞬间崩塌!

那时候,

他做的那个决定——

继续往前走。

给自己重新立flag——

要考察西域,要打通它们与中土的往来!

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

没有微信、微博,没有知乎、滴滴,

没法“在线等”。

况且,张骞压根就没了组织,

只有兜里一个节符、身边一个翻译。

面对苍凉的戈壁荒漠,

他一拍脑袋,

能独自做出了那个改变人类历史的决定,

朕相信,

这完全出自直觉。

当一个人见过世界的辽阔与复杂,

就知道时代会变,环境会变,

连boss都可能忘了自己的指(昏)令(招)……

他就不会被僵化的命题带到坑里,

不会成为随命运拉扯的玩偶。

历史不是刻舟求剑,

生活更不是。

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使命,

但它只来自于——

独立的思考,果敢的决定,承担后果的勇气。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源:朕说】

朕说:做最有趣的历史。历史也可以不端着,换种方式让更多人喜欢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