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本军官亲历:一个小队瞬间就被“土黄色”八路团灭

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有些日军军官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转战数个地区,执行不同的任务。藤原彰就是这样的一个日军军官,他最早驻扎在华北驻扎,后来辗转多地,参加了被日军称为“一号作战”的“豫湘桂会战”,战争后期又被调回日本准备“本土决战”,离开了中国战场。

▲二战结束后,藤原彰最终成为了一名学者

1941年7月,藤原彰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并被分配到了华北地区,隶属第二十七师团所属的中国驻屯军第三联队。之所以联队名称中有“驻屯”二字,是因为这支部队参与了发动卢沟桥事变。出发到中国前,藤原彰的首要事项是购置自己的服装和装备,而因为当时的日本财政已经捉襟见肘,所以藤原彰的置装费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家里的支持(政府只承担极小的一部分),就连手枪和军刀也都是自己花钱购置的。

▲二战末期的日军装备

1941年8月28日,藤原彰从天津塘沽登录,来到了中国河间的联队总部。这一地区在武汉会战结束以前一直在八路军的控制下,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重整后方,这一地区才重新被日军控制。在河间的联队本部经过一周左右的培训后,他到位于河间与沧县之间的景和镇报到,正式成为联队第三中队的一员。同年9月底,藤原彰就接到了第一个战斗任务,在一次对八路军驻守村庄的突袭中担任第一小队的小队长。

▲正在进攻抗日根据地的日军

日军以汉奸部队为前锋,以极快的速度就到达了村庄附近。日军接近村庄时,藤原彰发现伪军“连影子也看不见了”,而村内的八路军已经接到了消息,分散冲出了村庄,进入了布置在村外的战壕中。而与很多人印象不同的是,藤原彰所见的八路军所穿的制服并非是现在抗日剧中普遍采用的“八爷灰”色,而是“土黄色”。

▲抗战时期的八路军

看到八路军的藤原彰迅速命令部队散开,并开始射击。因为八路军修有简易工事,所以日军的射击并没能对八路军造成什么威胁。于是藤原彰下令使用火炮进行炮击,战壕内的八路军为了躲避炮击不得不跳出战壕。藤原彰顺势下令冲锋,结果最终战果不大,除了发现几名阵亡八路军的尸体外,一无所获。

▲被日军摧毁的村庄

在整个1941年的下半叶,藤原彰所在的日军中队每三四天就要进行扫荡,这种扫荡除了寻找八路军外,另一个重要目的是“打草谷”。当时,抢劫中国人的财物,成为日军解决补给的主要办法。并且,日军往往是到自己并不能完全控制的“非治安区”进行抢劫。这种扫荡队伍每次大概40—60人,会配备机枪和掷弹筒等武器。

▲扫荡归来的日军

日军的扫荡为了掩人耳目,往往趁夜出发,并扑杀沿途的狗,但是日军的行动往往还是会被知悉,经常无功而返。扫荡中进入有八路军活动的村庄,墙壁上往往还有用日语写成的“中日两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打倒日本军阀”的反战标语。

▲被日军摧毁的村庄

这些标语来自于日本共产主义者和反正的日军士兵所建立的“反战同盟”,反战同盟的总部在延安。“反战同盟”的活动不仅限于书写日文反战标语,还经常在夜间利用旧式电话线路的特点对有日军驻守的炮楼打电话,进行攻心作战。

▲反战同盟成立时的仪式

至1941年秋天,藤原彰所在的中队第一次在他到来后出现了阵亡者。是一位名叫石井的军曹,这位军曹在扫荡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结果被人一枪毙命。本来这在战场上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有意思的是,为了让这一伤亡有价值,藤原所在的中队编造了一场假的战斗,让石井军曹在这一虚构的“消灭二十余敌人,缴获步枪八支”的战斗中阵亡,为其吹嘘,这种事情在日军中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

▲活跃在华北的民兵,是八路军的有力助益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驻守华北的藤原彰不巧却在这一时期得了伤寒住院了,直到1942年才出院。在这一时期,他所在的华北形势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战场的大量日本军队被调往太平洋地区,导致中国战区的兵力与兵员素质都有所下降。至藤原彰出院时,华北地区的“治安急剧恶化”,以八路军为首的抗日武装活动空前活跃起来。(二战结束时,日军第1—10师团中只有第3师团仍在中国)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驻守上海的日军迅速占领了上海的外国租界

就在藤原彰住院期间,其友邻第一联队的一支小部队便被八路军全歼了。藤原所在的第三联队本部也被调往沧县,本人则成为了一支二十多人的日军分队的队长,驻扎在刘窝。虽然也经常对周边地区进行扫荡,但是都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战果。

▲扫荡中的日军

一个月后,藤原彰转任文职,结束了在冀中地区的军事经历。之后在他的华北军旅生涯中,再也没有直接指挥作战的经历,往往负责文件日志的整理和训练新兵。他训练的新兵因为素质高超而被上级称赞,这些新兵后来还与他一起参加了“豫湘桂”会战。

▲日军控制下的城镇

而在藤原彰剩下的驻守华北的生涯中,让他印象深刻的除了1942年10月7日美军轰炸开滦煤矿,标志着日军在中国战场制空权的丧失和美军轰炸的开始以外,就是其所在的第三联队中的浅叶小队和木下中队全军覆没的事情了。

▲“飞虎队”让日军吃了不少苦头

1942年12月18日,第三联队总部接到八路军活动情报,迅速命令第二大队前往,其中先头部队为浅叶滋率领的一支小队,主力则在其后。但浅叶小队很快就遭到了伏击,在小队以南的第二大队主力听到枪声后急行军赶往事发地点,结果等到达时浅叶小队共48人已被全灭。他们的尸体因为严寒而变成了黑色并且浮肿,武器装备则全部被八路军夺走,而事后第二大队也没能追到这支八路军。

▲行进中的八路军

1943年6月7日,第三联队第十二中队队长木下五郎计划对麾下的新兵进行一次“野外拉练”。为了安全,除了将拉练地域固定在本中队的警备区域内外,还加派了一个护卫分队。结果木下五郎的这一计划被八路军所侦知后,在一个名叫后官地的村子设下了伏击圈。日军中队到达时,八路军先放过了日军前列的由老兵组成的护卫分队,然后待以新兵为主的本队到达时迅速朝其射击,在密集火力的突袭下,包括木下五郎在内的五十多名日军全军覆没。根据时候打扫战场的痕迹看,这些阵亡的日军还来不及开枪还击就被消灭了,他们的武器装备也照旧全部被八路军夺走。

▲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机枪

1943年6月17日,也就是木下中队被歼灭的十天后,藤原彰所在的27师团被调往东北,编入关东军,以应对对苏作战。但在经过了半年多的对苏作战训练后,藤原彰所在的第27师团又被调往南方,参加被日军称为“一号作战”的以“打通大陆交通线”为目的的“豫湘桂会战”。参战期间,藤原彰受伤住院,出院后又继续作战,中途接到了回国的命令,最终在1945年4月19日辗转回到了日本。

▲日军虽然比中国军队强大得多,但是客观来说,日军的机械化水平并不高,主要的机动手段仍然是骡马和“11路”

藤原彰的二战生涯可以说是日军军官的一个缩影,在日军将精力放在对付敌后战场时,他就被安排在了华北地区“整顿治安”,而当日军试图完成其“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妄想时,他又被调往河南,跟随着日军侵略的脚步到达了广东。最终,在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尾声,盟军围剿日本的罗网越收越紧的时候,他又回到了日本。

▲反映日本投降的油画

本文为筑垒地域与文汇报联合创作,主编原廓,作者正义必胜。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更多精彩一战、二战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筑垒地域:zhulei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