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8月14日,上海十六浦码头,“南京号”轮船缓缓起锚离岸。
21岁的徐志摩站在甲板上,挥手向前来送行的亲友告别,踏上了赴美留学的旅程。但离愁别绪并未在他心中停留太久。
回到船舱,他提笔写下了《赴美致亲友书》:
“……诸先生于志摩之行也,岂不曰国难方兴,忧心如捣……今弃祖国五万里,违父母之养,入异俗之域,舍安乐而耽劳苦,固未尝不痛心欲泣,而卒不得已者,将以忍小剧而克大绪也……国运以苟延也今日,作波韩之续也今日,而今日之事,吾属青年,实负其责。”
这番话,极具其恩师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文的气魄:以青年之躯,担兴衰之责。
徐志摩直到去世都是青年,年仅35岁
当后世惯于把他的一生简略成两段婚姻、三个女人和几首口耳相传的爱情诗时,那个怀揣着救国梦想渡海、以政论文章针砭时弊的青年,却渐渐地不为人知。
就好像他这一生的几个重要选择——人们津津乐道于他为了追求林徽因匆忙从剑桥回国,把他的死亡归结为在陆小曼与林徽因间疲于奔命的意外,却不知道,这背后有恩师改造社会大计的召唤和爱国心的驱使。
《徐志摩传》的作者韩石山告诉《环球人物》记者:“撇开那些风流韵事,我们才能走近真正的徐志摩。”
徐志摩曾说:“在24岁以前,诗,不论新旧,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
“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想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汉密尔顿)。”这位汉密尔顿,是美国开国元勋、首任财政部长。
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1757年—1804年)
徐志摩曾表示想做中国的汉密尔顿。
徐志摩以其为目标,是想从经济入手来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为此,他还取了个英文名“汉密尔顿·徐”。
徐志摩到美国后,进入伍斯特城的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就读,选学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商业管理》《劳工问题》《社会学》等课目,成绩很好。但他真正收获的并非是课堂上的知识,而是被点燃的爱国热情。
1918年11月,当一战胜利的消息传来,美国人涌上街头欢呼庆祝,发自肺腑地为国家骄傲。徐志摩初到异邦就旁观了这一幕,感触颇深。
“他与室友共同订立章程,发奋向学。章程的内容除了早起晚睡,多运动、多学习以外,还有每天7时朝会(激耻发心),傍晚面对祖国方向,高唱国歌。”韩石山说。
画家高小华创作的《徐志摩和他的亲友们》,徐善曾评价说: “我感觉我们是在重建祖父的历史。
徐志摩到美国后不久,就听说有一个留学波士顿的中国学生建立了爱国组织国防会。他认为,与其穷居,不如张扬,况且附近的纽约有不少英贤之士,不可失之交臂,于是约了好友前往波士顿,还去了哈佛大学。他在哈佛待了3天,不仅加入了国防会,还结识了吴宓、赵元任、梅光迪等中国留学生。
吴宓在文章中记述道:“一日,有克拉克大学的两位中国学生,来加入国防会;其中一位李济,另一位便是徐章垿,字志摩。照例签名注册之后,大家便畅谈国事和外交政治等。以后还会见过几次,所谈仍不出此范围。”
1919年底,获得克拉克大学一等荣誉学位后,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汉密尔顿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专攻政治学。充满竞争和压迫的大都市进一步激发了徐志摩的爱国热情,也让他对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了兴趣。他的目光不再停留在实业救国,转而关注社会问题。
1920年,徐志摩以毕业论文《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结束了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日子,收起行囊,“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漂过大西洋”,想去英国剑桥大学研究院读博士。
这一次,他追随的目标,变成了哲学家、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伯特兰·罗素,“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真念一点书去”。
谁知等徐志摩到了英国,罗素却去了中国。既来之,则安之。徐志摩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英国社会主义主要思想家拉斯基教授,并有了一些政治实践,比如随拉斯基夫人去伍利奇码头参观选举。这一时期,他给国内的《改造》杂志写了几篇文章,谈的也大都是政治话题。
到英国后,徐志摩如鱼得水,朋友圈中多为“不列颠名士”。
1921年春,他在作家狄更生的介绍下,进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即国王学院)就读。同年10月,他得知罗素回英的消息,并拿到了罗素的住址。他立刻写信请求见面,很快如愿以偿。
徐志摩成了罗素家中的常客。韩石山说:“在英时期,罗素是对徐志摩影响最大的人。罗素攻击卑鄙虚伪,提倡世界政府,热爱和平、文明、人类,捍卫思想自由及创作自由的观点,都对他影响很深。罗素给了他敏锐的社会意识。”
徐志摩的英伦行开始得草率,结束得突然。1922年8月,他突然决定回国。
在这个决定的背后,既有众所周知的原因——追寻林徽因的脚步,还有一个少有人道的理由——恩师梁启超有一个“中国的文艺复兴”计划,需要其回国相助。徐志摩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步入古老而忧患的祖国的现实。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梁启超(1873年—1929年)
徐志摩的恩师,对其影响极深。
谈及梁启超与徐志摩的关系,广为人知的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婚礼上,证婚人梁启超那一席惊世骇俗的证婚词:“徐志摩!陆小曼!你们懂得爱情吗?你们真懂得爱情,我要等着你们连续不断的,把它体现出来。”“这是我告诉你们对于爱情,负有极严重的责任,你们至少对于我证婚人梁启超,负有极严重的责任。”
后人据此认为师生反目。事实上,直到梁启超去世,徐志摩都是其爱徒。
早在辛亥革命爆发时,徐志摩就被梁启超的学识、文采和思想所折服,赴美留学前,又成了梁启超的弟子。
“梁启超是一个干预社会、敢于担当的文人,其主导的大部分文学活动,都可以说是有政治意味的,他也如此影响着徐志摩。”韩石山向记者解释,“梁启超召唤徐志摩回国参与的‘中国的文艺复兴’,就是一个振兴中国文化的计划。后来泰戈尔访华也是梁启超创办的讲学社邀请的,当时是徐志摩做的翻译。”
1924年,泰戈尔与徐志摩(三排左一)、颜惠庆、林徽因(二排左二)、恩厚之等人在景山庄士敦家门口
徐志摩回国后不久,就搬到了石虎胡同7号,负责处理图书馆和讲学社的英文信件。工作之余,他就带着皮包四处投稿,逐渐在新文化运动后群雄割据的格局中打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
1922年5月,蔡元培、胡适、梁漱溟等人提出要建立由知识分子中的“好人”组成的“好人政府”。于是在吴佩孚的支持下,法学家王宠惠、北大教授罗文干等人入阁,但财政总长罗文干的被捕让“好人政府”如昙花一现。
这激起了知识界的强烈不满。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辞呈,声援罗文干。初回国的徐志摩,带着满腔理想主义的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写下了《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在这篇文章中,他认为蔡元培是在“拿人格头颅去撞开地狱门”,并感慨“如何去牵涉政党,总不能淹没这风潮里面一点子理想的火星。要保全这点子小小的火星不灭,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良心上的负担”,发出了“无理想的民族必亡”的呐喊。
“徐志摩不是一个纯粹的诗人。回国后的两三年间,在建树诗人声望的同时,他更多的是以时政评论家的身份说话。他的散文中最精彩的也是这类文字。”韩石山说。
早期徐志摩发声往往是寄文章去各种报纸杂志,在接办《晨报副刊》后,那里成了他的阵地。
1926年3月,日舰轰击大沽口炮台,国民军还击,史称“大沽口事件”。是时,徐志摩就被困在大沽口外的通州轮上,听着传来的阵阵枪鸣炮响。回北平后,因八国要求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通牒引发的“三一八”惨案,让徐志摩终是难抑愤怒,写下了《梅雪争春(纪念三一八)》。在他主持的《晨报副刊》上,闻一多、饶孟侃等人纷纷发表诗文谴责北洋政府的暴行。《晨报副刊》上的《诗刊》创刊号几乎成了“三一八”惨案纪念专号。
“徐志摩有政治上的义愤,却没有多少参与政治活动的兴趣。他并非是对社会现实没有兴趣,而是对当时各种乱七八糟的政治活动不抱信心,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关注政治现实和民族存亡。后来‘济南惨案’,他也在日记中痛陈,‘日本人当然可恶’‘有血性的谁能忍耐’‘上面的政府也真是糟’‘没有一件我们受到人家侮辱的事是不可以追原到我们自己的昏庸’。”韩石山认为,《晨报副刊》这个阵地,正好展现了徐志摩批判社会的实力与勇气。
1931年10月29日,徐志摩决定和外交官顾维钧一道,乘张学良的专机南下。此前因顾维钧一再延期,徐志摩不得不在北平逗留了12天。这12天,他几乎与北平的好友都见了面。一次次的见面,竟成了彼此皆不知的诀别仪式。
在徐志摩去世后的友人悼念文章中,这些“诀别”常被提及。其中与剧作家熊佛西最后的长谈,颇值得深究。
“某夜,我们在勺园小集,记得正是深秋阴霾天气,北风呼呼的刮着窗纸,落叶纷纷在院内卷起。熊熊炉火,一杯清茶,我们互谈心曲,他说往事如梦,最近颇想到前线去杀敌!他恨不能战死在沙场上!他什么样的生活经历都已经历,只没有过战场上的生活!他觉得死在战场上是今日诗人最好的归宿。”
当时,“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刚过,民族危亡激起了每个中国人体内的血性。韩石山感慨道:“徐志摩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对政治的热情一度有所消退,但在‘九一八事变’后,他的爱国热情再度高涨了。顾维钧当时负责和日本人打交道,要南下向中央汇报东北、华北局势。两人同乘飞机,又是好友,东北、华北的情况应该都是有谈到的。这也就不难理解徐志摩为什么南下后又立刻北归了。”
徐志摩回到上海后,与陆小曼发生过争吵。 11月19日清晨,他乘“济南号”飞机去北平,终因飞机误触山头而遇难。与陆小曼最后的争吵,以及赶赴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的报告会,似乎为徐志摩的人生画了一个桃色的句号。
事实上,早在11月9日滞留北平时,徐志摩还给陆小曼写过一封信,信中说:
“我此行专为看你:生意能成固好,否则我也顾不得。且走颇不易,因北大同人都相约表示精神,故即(使)成行亦须于三五日赶回,恐你失望,故先说及。”
韩石山解释道:“所谓北大同人,就是北大的教授们,所谓表示精神,就是要在日寇步步进逼,东北局势危急,华北几将不保的国难时刻,表示他们同仇敌忾的信念。我想,这为徐志摩匆匆返回北平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徐志摩这一生,要说他坚持了什么政治思想,其实并不明确。但有一件事他坚持,那就是爱国。当初渡海是为了救国,回来后针砭社会是希望国家变得更好,至死也是想为民族救亡做些什么。他是一个始终的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