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刻——坐在咖啡馆或者书吧里,思绪自由漂浮,慵懒坐着,闲散张望,忽然看到店名下方写着“阅读、咖啡、发呆”的服务内容,咦,发呆也可以是营业范围?然后你意识到自己刚才正在发呆,此刻的状态被“发呆”二字所命名,所语言化....哦,发呆,嘿嘿
王小波说吃饭、喝水、性爱和发呆都属于天赋人权的范畴。但好像,我们比较容易忽略发呆这件小事。
信息过载和注意力透支
手机上有大量的推送信息,不看就可能错过什么,网络上不断冒出来新的新闻事件网络词汇,不了解就可能OUT,操作系统和软件不断迭代,不适应就可能玩不转...
一出门,地铁、公交、电梯...到处都是躲不掉的有声广告,纷纷对着你的耳朵说着:快来看啊,快来买啊
注意力透支带来的直接感觉就是..
累!
信息过载与信息焦虑
信息时代快速来临,各种通讯录上存有几千联系人,各种群里每天大量的信息,朋友圈里随时可能出现一个红点,公众号里攒着一堆文章还没看完。
六度理论意味着使用社交软件就可以有很大的人际半径。
看到一篇文章就可以立刻留言跟作者互动。
信息越来越便捷的时代进程中,抢先获取信息就代表着更多的可能,我们承受着信息过载,也承受着信息焦虑。
焦虑之下的我们可能会匆忙的去做很多事情
比如频繁的刷手机,又试图用信息把自己填的很满
似乎做点什么的时候就可以不用直接感觉到焦虑和“负能量”。
娱乐至死与自我回避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人和非心理学人士开始使用“负面情绪”这个带着二分法视角的听起来蛮像回事儿的词,也不时遇到来访者在咨询中问我怎么“消灭”自己的“负面情绪”,“负面”一词暗示着“负面”的感觉,似乎悲伤、痛苦、愤怒、羞耻、内疚等感受并不应该存在,更不值得倾听和体验。
而心灵的规律并不总是符合头脑的规律,
发呆的时候这些“负面情绪”有可能浮现到意识里
所以,我们躁起来,我们“娱乐至死”
生活节奏那么快,哪有时间发什么呆?
市场经济下的时间
商品和服务都带着时间成本。住酒店以天数计价,出租车以里程和分钟计价,送餐骑手在马路上飞奔希望可以一天接更多的单,心理学实验证明快餐店欢快的音乐节奏除了让你吃的高兴也在暗示你快吃快走提高翻台率。
生活太快太匆忙,于是想寻个雅趣
拜个古琴老师寻找遥远旧时“从前慢”的感觉
老师也仍然按课时收费
时间的过往——回忆
发呆比较容易想起往事
往事并不总是如烟
也可能如鲠在喉
也可能如芒在背
还可以如很多
余华在《一个记忆回来了》里写到:“有时候,人生和写作其实很简单,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改变了。”
有些人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更多人害怕过往的真实,甚至害怕知道自己在害怕。
个人的历史和集体的历史有相似的规律,听说几十个国家设有“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用来处理重大的民族性的历史创伤,这个委员会的命名,真相在前,和解在后。
个人也应该有一个自我回顾的空间,发呆也好,写作也好,心理咨询也好,只要安全,就可以试着伸出探寻的脚步。
直面真实,需要一点勇气。
一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使用酒精、性、毒品等等快感强烈甚至成瘾的方式都不能遮盖内心的痕迹,也无法同自己和解。
自我和解并没有多少即刻见效的显性用处,也没有多少速成高效的和解技巧,只是在有些时候,那些没有和解的心灵角落会对自己发出信号,比如在追求功利的关键时刻莫名其妙的如同宿命般的自我挫败,在提醒你该向内看看了。
即便急于求成花大钱请风水先生,或者烧高香等等,请来的各种大师也会讲心诚则灵,求一次似乎太少,求的多又怕受骗。如果灵了,就算是有用吧。
功利化和无用之用
城镇化进程中,货币交易代替了乡俗人情
钱这个硬通货实在是太有用
于是就容易路径依赖以这单一标准评估一切
发呆这东西还有益身心健康?那这点健康值多少钱呢?
应该是比那些高价保健品更值钱吧,我是说,更有价值吧
虽然,不用付钱的东西我们好像也容易不珍惜
可是似乎
总有点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于是,我们制香,学琴,练字,求国学,读古书,试图从传统中寻找些什么
如果用传统的词语来描述
发呆也许是:尚静、 留白、 务虚
道家尚静,太极拳的普及自不必说。
儒家也有静坐。
禅宗是很高级的“发呆”,刚开始坐禅时,可能会觉察到脑海里有万千杂念,意守鼻息,观心观息,不迎不拒,渐渐入静。当然,禅并不止于坐禅。
中医讲养神。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些“发呆”修身养心。
现代人,也是需要发呆的
隔壁大爷浇花时忘我的哼着小曲...
姨夫开车到很远的水库享受垂钓...
姑姑坐在入睡的孙子旁边一针一线织着毛衣...
公交车上的小孩儿望着窗外入了神...
朋友买了一本秘密花园填涂静心...
当然,发呆的形式也不止于偏静的活动。
在北京读研的同学每个周都去游泳,她说游泳时有一种放空的感觉
很多人在跑步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发呆的意义,在跑步时感受到了身体的自发智慧,一些未了的回忆、情感、词语在脑海里浮浮沉沉,内心仿佛如同电脑硬盘自动清理
说到这里,发呆的词义有点延伸
从感觉上和瑜伽,太极拳,气功有些相似,和心理学术语中的正念,催眠,自由联想也有些关联
我理解的发呆包括哪些维度呢?
1.注意力的灵活使用
生活在当下的城市,注意力透支是个问题。
大多数人难以放下现有的人和物去到终南山盖个茅棚简单生活,最多去寻访一下隐者,旁观一下别人的清净,然后,回来发个朋友圈。
改变生活形态有困难,可以着手的是当下生活中的注意力使用。
觉察自身注意力,心念用于何处。
打个比方,“觉察注意力”就像windows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器。
有时感觉事多费神,或者感觉自己没做什么却很累,可能就是注意力透支,如同CPU长时间高负载运转。
发呆就是允许注意力“运行”的更轻松些,有时候可以做一件不费脑子的事情,类似“单线程”运行,有时候可以静坐冥想,类似“低功耗待机”。“多线程”“高负载”过多过久,可能就引起“死机”。
也有另外一种“隐藏线程”的情况,现实事务并没有太多需要操心,但却仍然无意识中消耗太多精力,长久不适,这个就需要和靠谱心理咨询师谈了。
2.放松
紧张和放松是一对矛盾平衡。
焦虑多了紧张,
遇到危机事件紧张,
不确定没把握紧张,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要没被满足紧张
紧张也并不绝对是坏事。
动物遇到危险要么战斗(Fight),要么逃跑(Flight),要么假死(Frozen),没有紧张就生存不下去,人也一样。
但人类生活更复杂,已知的未知的各种类型的各种程度的危险都需要适应,到底是战是逃,怎么战怎么逃,都需要在不确定中摸索适应,有时候搞的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紧张还是放松怎么紧张怎么放松。
在这金钱焦虑,信息焦虑,存在焦虑,种种焦虑普遍的当前,很多人应该都需要放松吧
3.和自己相处的时间
和自己相处,需要向内看,遇到各种可名状的,不可名状的,有条理的,没条理的思考和情感。
和自己相处,可能会感觉到身体的细微感受,也许有僵硬,酸痛,紧绷,麻木
和自己相处,会体验到孤独和生老病死的必然
发发呆
也许可以把自己搞的明白些
或者甚至产生一些灵感
也许可能也并没有什么用
或者其实也不需要有什么用
也许在某个发呆的片刻
感觉到一种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
哦,自由,嘿嘿
下次如果在咖啡馆,
看到了发呆两个字的时候,
享受它
作者:帅彪
一个心理工作者关于心理的感悟、思考、摘录、评论,力求言之有物、读之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