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酷派解约风波谈起,合理转型才是必经之路

热点还原:

酷派在经历裁员事件之后,如今又深陷解约风波,甚至根据酷派企业内部员工的说法,现在的酷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曾经国内手机“中华酷联”四大天王之一的酷派集团,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酷派在经历裁员事件之后,如今又深陷解约风波,甚至根据酷派,同时按照本科生3000元,研究生4000元的金额进行违约赔偿,目前此事已得到酷派承认证实。企业内部员工的说法,现在的酷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曾经国内手机“中华酷联”四大天王之一的酷派集团,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自2002年开始转型手机领域以来,酷派已经做了15年的手机,当年,酷派与中兴、华为、联想并称“中华酷联”联合围攻三星等海外手机品牌,这段历史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2012年,酷派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雄踞手机市场份额前三,但至此酷派开始从巅峰滑落,仅仅三年,酷派2015年的市场份额就已缩减至4%,一年后,酷派的市场份额再度下滑44%,本身少的可怜的市场份额又进一步缩水。

酷派的问题其实与大多数曾经的传统企业遇到的问题一样,在渠道上过分依赖运营商,在小米这样的具有全新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崛起时,尚在过去迷梦中的酷派仍然没有认清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中国的手机早已来到“互联网手机”的时代。

直至最近几年,酷派才艰难地向着互联网转型,在经历企业巨大退步后,酷派终于尝试与360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合作成立合资公司。2016年6月,乐视以10.47亿港元的金额增持酷派股份,成为酷派第一大股东,此时的酷派总算是拥有了一些互联网基因。

然而此时的手机市场早已风云突变,OPPO、vivo已经深入全国线下渠道、连曾经坚持线上的小米都已经开始设立“小米之家”,开展“新零售”模式,而此时的酷派早已积重难返,再一次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同行的步伐。

从去年11月份开始就有消息统计,酷派2016年亏损30亿港元,据酷派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3月31日,酷派经营亏损约为4.6亿港元,并预计2017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会扩大到6亿-8亿港币之间,营业收入下滑将超过50%,曾经的手机巨头如今已是危如累卵。

酷派的教训其实显而易见,在如今迅速变化且同质化日益严重的市场形势下,只有深耕垂直细分市场,坚持运用用户思维、产品思维解决问题,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实现品牌与产品的多维度发展,否则只能在艰难的转型中苟延残喘。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与中国手机风云变幻、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相类似,如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处于后合规时代的变革期,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下立稳脚跟并快速前行,同样是摆在我们小猪理财面前的一大命题。

在P2P市场趋于理性但竞争更加激烈的未来,小猪理财只有主动拥抱监管,积极履行合规,在小额分散、资金存管等领域深化推进,在专业管理、用户体验等方面优化升级,才能在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