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中国正在南中国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此后,新闻媒体报道,以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为例,一次加100L天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这一消息被诸多媒体和网友广泛传播。因为对于极度缺乏油气资源的中国人备受高油价的欺凌,若真能够实现可燃冰在汽车领域的使用,则真实利国利民的一大消息。
但是,小编要泼点冷水。因为首先可燃冰的这种固态是不可能被汽车所利用的。
“这个很有可能数量级搞错了。”某位专家出来辟谣,可燃冰在海底呈现的是低温高压的状态,是冰状的东西,从固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了很多倍,“究竟用在汽车能源上的是液态还是气态值得考究。”
可燃冰燃烧相对于煤炭来说,是清洁能源。但可燃冰的构成以甲烷为主,如果开采后,可能导致它排放到大气中同样容易造成污染。主要因为可燃冰的主要构成甲烷是温室气体构成的主要部分。
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因为中国有大面积的冻土以及海洋,可燃冰的储量也居世界首位。不管怎么说,中国早于其他国家成功开采可燃冰,确实是一项技术领域的突破,对国家能源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科学探索的可靠消息,可燃冰的储量可以供人类使用上千年。有可能在下个世纪或者本世纪下半页,可燃冰将可以供广大百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