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的地理环境,不仅影响它的历史文化,也关乎他的民族命运,甚至于民族的性格和日后的种族繁衍。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史悠久、文化精深、族群壮大、性情温和,无一不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讨论我们的民族性格时,就不能不提到我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
一、我国的地理环境——偏居一方,相对独立
中国文明区域的地理环境先对封闭和独立,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北有浩瀚的沙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有帕米尔高原向东北和东南延伸的山脉构成和一个巨大的“入”字形骨架,这样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近代考古学发现,中华民族发源于中原周边地区,逐渐向中原聚拢,其中心区域在黄河长江流域,这符合各民族早期发展的规律,都是依水而居。黄河长江流域局其他文明国内中心路程偏远,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偏远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不利于和其他文明的交流。
周围国家文明程度低于中国,中国只有文化输出,而没有很好的文化输入,比如日本、朝鲜、越南。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然而对中国的文化输入有限。
日本招提寺
韩国 景福宫
越南 文庙
中国的文化输入在哪里呢?在西方。
中国的强盛时期比如汉唐,都是开放的,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汉代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中西交往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被运往西域,而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传入中原。
唐代打败突厥后,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同时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广州、泉州、刘家港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港口,中国可以船舶赴林邑(今越南南部),真腊(柬埔寨),河陵(今爪哇岛)、骠国(今缅甸),经天竺(今印度)直至大食,与欧洲各国发生关系。
纵贯中国历史,凡是开放的朝代,充分吸收了外来的文化补充,则更加的强盛,凡是闭关锁国的朝代则愈加的封闭落后,有时我在想:为什么内陆湖多是咸水湖?中国地理环境封闭,其文化就像一个地处内陆的湖泊。日久天长没有新鲜力量的汇入,变成了一个咸水湖。汉唐之时国力强盛,胸襟宽大,外来文明一脉如潺潺小溪汇入,所以尚能称得上是有点大气象,汉唐以降,日趋封闭,没有外来江河汇入,湖水都快干了,其结果就是思想落后,民众和统治者愚昧无知。
二、早熟的农业社会
中国优厚的地理条件足以维持生存:黄土高原的土质非常肥沃,现在每年还有沙尘暴,从北方带来的黄土层层的累积,是黄土具有自我加肥性,即便表层的肥力流失了,下层的土著就会暴露出来,依旧可以耕作。长江流域其湿润的气候,充沛的雨水是水稻成长的优良条件,中国的先民在很早的时候便已稻为主要作物。河姆渡遗址中就找到大量的碳化稻。这些稻米刚发现时是金黄色的,接触空气的瞬间就碳化了,变成黑黑的模样。
中国文明的早熟是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中国文明的进化缓慢,也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优越。封闭的肥沃的黄土地带使中国早期文明遇到的挑战很小,从而使它丧失了探索农业文明以外其他文明形式的可能,也丧失了自我剧烈变革的压力和动力。
中国就像一个早熟的孩子,在起跑线上是领先的,但此后数千年一直在原地徘徊,当其他孩子迅速发育的时候,他却懵懂不知,1840年被迫打开国门后,外国人发现了一个和印象中截然不同的中国,封闭、落后、愚昧,迷信、麻木不仁,到处可见贞节牌坊、妇女的缠足。
徽州 贞节牌坊
老照片中的缠足妇女
诞生于半封闭大陆自然环境的儒家伦理,教诲人们重土轻迁,安贫乐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人们在久远的传统中沉淀了一种封闭的惰性心理和惯性思维方法,保守,缺乏开放的意识;眷恋家园故土,提倡清静无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风险意识和竞争精神不强,时间观念和进取意识淡漠。
明恩溥说,“东方人并不具有西方人的忙碌和竞争意识,他们总是显得严肃、执重,从不着急,时间观念淡漠。就象‘效率’一词代表着西方社会中支配人们思想的基调那样,中国人常说的‘马马虎虎’一词也表明了他们对生活所持的态度。”胡适先生也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来讽刺中国的这个毛病。
生活圈子的狭隘与封闭,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固定性和长久性,为了能够和睦相处,国人非常注重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也培养成国人谦虚、谨慎、忍让、含蓄的传统美德。中国的这种自然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的文化传统养成中华民族内倾型人格。
在这种环境下的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一个小县城一个小镇甚至一个单位充斥着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今天的北上广更多的是生人社会,前些年房价贵,许多年轻人跑回了故乡,可是转了一圈又走了,为什么?因为小县城充斥着关系,没有关系,就没有出头之日,而在大城市,多少算是个生人社会,只要有本事,够努力,总有出头之日。
中国的熟人社会
三、幅员广阔的文化领地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中,埃及人已经不是当初的埃及人 ,早先的埃及文字已经成为死文字。
辉煌的巴比伦古城已经沦为一片废墟。当真是: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
古巴比伦城
与其他几个文明相比,中国文明占有最广阔的文化领地,即使遭受外来文明的冲击,仍然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不至于山穷水复遭受毁灭性打击。中国文化千万年来一直不曾中断,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不能不归功于中国拥有广阔而完整的地理环境,在历史上中原王朝失去黄河流域时,仍然可以依托长江流域延续自己的文化,保持了文化的连续性,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即是。
中华文明最危险的当属日本侵华,当时的有识之士都提出以领土换时间,通俗讲就是持久战,比如毛泽东、李宗仁、蒋百里。北方丢了,我们退守长江,长江丢了,我们退守巴蜀和关中。
北大考古系教授严文明的研究,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北方黄河流域的两种小米的农业体系,在长江流域形成了以大米为主的农业体系,这两个农业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来讲极为重要。为什么?这两个农业体系在两个地方,但两者又紧挨着。北方旱地农业歉收了,南方的水地农业可以做补充;南方水地农业歉收了,北方旱地农业可以做补充。而且这两个农业体系涵盖的地方非常大,大家翻一下地图就知道了,比伊拉克要大好多倍,比埃及也大好多倍,比古印度那块地方也大好多倍。这两个大而互补的地方,会起一种什么作用?因为大,它就有一个宽广的基础,而中国周围都还是采集狩猎经济,没有强势文化。即使有一个比较强势的文化来干扰,它这个核心地区也是稳稳当当的。西方就不是这样了,尽管有的地方发展程度很高,但它比较脆弱,有一个野蛮民族入侵,一下子就把它消灭了。所以不管是像伊拉克两河流域的文化也好,古埃及文化、古印度文化也好,都中断了。只有中国这个地方没有中断过。这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特点。
四、中国人对海洋不感兴趣
中国东邻浩瀚的太平洋,但这个出身农耕社会的民族对于瀚海不感兴趣。前面说过中国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所以中国人和海洋的关系是淡薄的。
反观希腊文明,希腊的土地贫瘠,多赤裸的山石,非常不适于耕作,只能种橄榄,希腊人多从事橄榄油贸易(在希腊语中小麦等词汇都是外来语)所以不得不向海外拓展,从事航海和殖民,这也培养了希腊民族开放和冒险精神)。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古罗马均处在半岛之上,多面临海,海上交通发达,航海贸易繁荣,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激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人员往来和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形成其开放变易的文化品格,铸就了其灵活、开放、勇敢、进取、协作的民族精神,倡导艰苦奋斗和自强不息。所以,西方人喜欢标新立异、革故鼎新,富有冒险精神和挑战勇气。在西方,也正是这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养成西方人那种外向型人格。两种孑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养成两种孑然不同的现实人格,也养成两种孑然不同的对待科学的态度的思想因子。
梁启超是这样说的:“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试一观海,忽觉趋然万类之表,而行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所求国利也,然求利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以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气,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
谢选骏又把这段话发挥了一下,就说得更明白了:“海上生活常能刺激独立不羁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航海通商和跨殖民的生活,也较易养成学术上的怀疑态度和批评精神,航海民族四处奔波,广采博纳的心灵,从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框架出发,步入一个较小偏见、敏于比较、重新选择的精神境界,是十分自然的,所以他们的知识也更易于系统化。”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大规模的远洋航海是郑和下西洋,这也不是贸易和探险,而是宣扬明朝国力。《明史》上记载的:“明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清代也实行禁海政策,只留下广州这一个窗口和西方进行贸易。
郑和下西洋
近五百年间,多个大国先后崛起,无不是借助海洋的巨大舞台,或贸易、或殖民,即便是身处内陆的俄罗斯也千方百计的寻找出海口,而我们则闭关锁国,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近代我们民族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
总之 中国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孤立但内部辽阔,资源丰富,中国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农耕文明,使得中国文化气质具有了典型的内向型特征中国文化相应成为和谐性的,中国文化的内核成为伦理性的。